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天天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全文免费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全文免费

疯小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沈二银媳妇当场就傻眼了!她在村里横行这么多年,还没人敢这么打她!她反应过来,立刻就怒了,“嗷嗷”叫着,呀。扬起胳膊,冲着沈芋,就要打回来!说时迟那时快,沈大麦像头小狮子一样猛冲过来,一下子把这个曾经的婶娘撞翻在地,嘴里喊着:“不许欺负我阿姐!”这时候,沈母也到了,沈二银媳妇也爬了起来,两人顿时扭打在一起。沈芋在沈麦耳边说了句话,沈麦就飞快地跑走了!沈二银在旁边急得喊着:“别打了!别打了!”沈芋一看,也急得在旁边喊:“别打了!别打了!”乡下的规矩,女人打仗,男人不能插手!而且,她看出来了,沈母更加彪悍吃不了亏!这时,田边已经围了不少人看热闹。沈芋一看,远处有人飞快地过来了!于是,她转过身,抱着二米和三豆就开始哭:“请各位乡亲父老做主啊...

主角:沈芋沈豆   更新:2025-02-14 16: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芋沈豆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疯小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二银媳妇当场就傻眼了!她在村里横行这么多年,还没人敢这么打她!她反应过来,立刻就怒了,“嗷嗷”叫着,呀。扬起胳膊,冲着沈芋,就要打回来!说时迟那时快,沈大麦像头小狮子一样猛冲过来,一下子把这个曾经的婶娘撞翻在地,嘴里喊着:“不许欺负我阿姐!”这时候,沈母也到了,沈二银媳妇也爬了起来,两人顿时扭打在一起。沈芋在沈麦耳边说了句话,沈麦就飞快地跑走了!沈二银在旁边急得喊着:“别打了!别打了!”沈芋一看,也急得在旁边喊:“别打了!别打了!”乡下的规矩,女人打仗,男人不能插手!而且,她看出来了,沈母更加彪悍吃不了亏!这时,田边已经围了不少人看热闹。沈芋一看,远处有人飞快地过来了!于是,她转过身,抱着二米和三豆就开始哭:“请各位乡亲父老做主啊...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沈二银媳妇当场就傻眼了!
她在村里横行这么多年,还没人敢这么打她!
她反应过来,立刻就怒了,“嗷嗷”叫着,呀。扬起胳膊,冲着沈芋,就要打回来!
说时迟那时快,沈大麦像头小狮子一样猛冲过来,一下子把这个曾经的婶娘撞翻在地,嘴里喊着:“不许欺负我阿姐!”
这时候,沈母也到了,沈二银媳妇也爬了起来,两人顿时扭打在一起。沈芋在沈麦耳边说了句话,沈麦就飞快地跑走了!
沈二银在旁边急得喊着:“别打了!别打了!”
沈芋一看,也急得在旁边喊:“别打了!别打了!”
乡下的规矩,女人打仗,男人不能插手!而且,她看出来了,沈母更加彪悍吃不了亏!
这时,田边已经围了不少人看热闹。沈芋一看,远处有人飞快地过来了!
于是,她转过身,抱着二米和三豆就开始哭:“请各位乡亲父老做主啊!我家中阿爹战场上摔断双腿,成了残废,我嫁的夫君也在战场上受伤昏迷,可是我这个婶娘居然说他们都是废物!说他们不中用!”
沈芋边说边哭,突然一声怒吼传来,沈母和自己妯娌都停下了手!
因为,村长来了!
“都给我住手!二银家的,这话是不是你说的?!”村长怒了!
沈芋站起来,拿掉口罩,看着前婶娘,哽咽地说道:
“咱们下柳村靠近军营,村中多少好儿郎投身军中,保家卫国!又有多少父老乡亲,在军营做事,养家糊口?他们是受伤了,甚至残废了!但那不是你瞧不起他们的理由!那是他们保家卫国的见证,他们都是英雄!我们家虽然爹爹残疾,夫君昏迷,但你也不能骂我们都是活寡妇,骂他们是废物......”
沈芋越说越伤心,周围的人听得也是热泪盈眶,谁家都有战场上下来的人,能活着就已经是万幸!怎能被人如此辱骂!
于是,人群炸了!
“二银家的,你再敢这样胡咧咧,我撕烂你的嘴!”
“就是!要敢这样说我家老刘,看我不打死她!”
“我儿子还在军营呢!二银家的再敢胡沁,我第一个不饶她!”
沈二银媳妇此刻身上被打得疼,这会又在村里人面前丢了脸,沈二银脸色都变了!
这时,村长说话了:“沈二银,回去管好你家婆娘!再敢骂人,尤其是战场上下来的村人,那你们一家就搬出下柳村吧!”
沈二银脸上挂不住,上前就给了自家婆娘两个耳光:“给我管好自己的嘴!”
“村长您放心,今后我一定管好她!一定!”
“大金媳妇,是我疏忽了。大金如今病着,家中没有壮劳力,你这水田,大家伙帮你种了!”村长突然有些愧疚,因为沈芋的话,也深深打动了他。
“对对对,咱们先帮着大金家种完。”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时辰,沈芋家的水稻就全部种上了!
感谢了村长,感谢了帮忙的乡亲,沈母带着几个孩子回家了。
院子里,沈大金正在编小筐子,眼睛时不时地看向门口。
沈母进门的时候,沈大金吓了一跳,手都有些抖:“秋兰,你怎么了?脸上有血!”
沈芋此刻已经去拿了一条洗脸的布巾,把沈按在椅子上,一点一点给她擦脸上的血。
“没事,我和老二媳妇干了一仗!这是她的血!她打不过我!”沈母扬起了下巴,骄傲地说。
“老二媳妇又骂人了是吧?”沈大金脸色难看!
“大麦二米三豆,把事情经过给阿爹讲讲!”沈芋给沈母擦了脸,然后自己去冲了冲澡,就去厨房,准备做晚饭去了。
熬了一锅大米青菜肉沫粥,把上次剩的炊饼热了热,又凉拌了一盆野菜,晚饭就好了。
自己家里的米已经吃完了,这些是沈母从二舅家买来的米,大概有一百来斤,仔细点吃,吃上两个月没问题。
白色的米粥,上面飘着绿色的青菜沫,剁得细细的肉沫在白粥里若隐若现,沈芋在粥里洒了一点点盐,只闻着,就已经要流口水了。
“芋头,这粥怎么这么好喝呢?”沈母喝了一口,眼睛都瞪大了!
“好喝好喝!”
“爱喝爱喝!”
几个崽崽也大口喝起来,沈芋怕他们看见打架心里害怕,就让他们多吃一点。
凉拌野菜,沈芋也是动了心思的。她除了先把野菜焯水沥干,还在里面加了盐、酱油、十三香,还放了点醋,因此一大盆拌野菜也吃光了!
饭后,沈芋端着粥,去喂霍祁吃饭了。阿爹说霍祁今日已经小便过了,也让大麦帮着清理过了。
沈大金知道自己女儿脸皮薄,况且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呢!
一勺一勺给霍祁喂完粥,又给他擦了身子,之后,沈芋又淘了些米,盆里加水泡着。这才躺在床上,沉沉睡去了。
只可惜,身体再累,生物钟到点也会叫醒她。
寅时,沈芋又醒了,换算了一下,才四点!
服了!
哎!自己还真是个操劳的命!
今日醒来,沈芋按时就去签到,今日系统居然给了十斤面,还有一袋种子,看样子像是豆角的种子。
把面暂时收在系统里,沈芋就起床做早饭了。
大麦已经醒了,早早就在灶台那里烧热水了。
“阿姐你醒啦?”大麦睡眼迷蒙。
“大麦,你听姐姐讲,你现在还是个孩子,以后不要起这么早,你要好好睡觉,否则会长不高的。”
“什么?长不高?!大麦的眼睛立刻瞪了起来!
“不行,我要长高,我还要养阿姐呢!”大麦都要哭了!
“所以,从今晚开始,就要好好睡觉。睡好之后再起来干活!听到没有?”看着崽崽那疲惫的脸,还有快要睁不开的眼睛,沈芋继续吓唬他。
“听到了听到了!两只耳朵都听到了!”沈麦扯着自己的两只耳朵,急切地喊道。
“好,再去睡会吧。天亮了,阿姐叫你!”
“好,知道啦!”
沈麦听阿姐的话,就往袭击房内走去。到了门口,沈麦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操劳的阿姐,嘱咐道:“阿姐,以后你也不要起这么早了。”
沈芋愣了一下,看了看弟弟关切的眼神,眼眶发烫:“好,阿姐记住了!”

院门被沈母从外推开,她拽着一个驴车进院,两大桶水呢,没个驴车沈芋怎么去县城?这是借的村长家的。
“今儿第一天,我和你一起去,家里水稻晚一天没什么。”
村里多是种一季,家里没余粮,沈芋便建议沈母选三亩地再种一季,肥力可以慢慢养回来,人七天不吃饭就能饿死。
“阿姐放心,今儿我和二米播种。”
沈麦腾出空道:“豆在家,爹想喝个水呀什么的,她能做得来,她也认得咱家的地,遇到事儿喊我们就是。”
“行,姐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
“阿姐,还有没有那个红红的果子。”沈豆从窗户探出脑袋,小家伙双眸惺忪,俨然还未睡醒,“昨儿那果子好吃!”
“我捡了些种在咱们家菜园里了,再等几个月你就能吃。”
“好!”
小家伙立即清醒,沈芋笑着递给她半个饭团,“里面有花生碎,吃的时候小心些。”
“阿姐先帮我放桌上,我先洗漱!”小家伙收回了脑袋,下一秒身影就出现在院子里,不需沈母和沈芋帮忙,清水洗脸洗手又抽了根干净的柳叶枝儿刷牙。
一通忙活,和沈麦沈米坐在桌上吃起饭团。
“你也快去吃吧,吃完咱们上县城。”沈母接过沈芋手里的活,“做饭娘帮不上你,洗洗涮涮还不会?”
“快去吧。”
吃过饭,两人就坐着驴车出了门。
离下柳村最近的是个不到十万人的小县城,其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个身处军营又或从军营退下,这座县城最初基本都是那些家眷,一代一代传承成了县。
“进城每人一文钱。”
还未到城门口,沈芋母女先是听到这话。
“进城还要交钱?昨儿还没收。”
“官爷先放我们进去吧,您这城门费收的突然,我们没个准备。”
“......”
前面人愈来愈少。
“芋头,给我拿四个饭团。”马上就要到她们,沈母道,“再装四筒水。”
闻声,沈芋让位,让沈母在前拽着驴车,她迅速拿了四个竹筒,里面盛满酸梅汤,又用荷叶包了四个饭团。
“娘。”她递给沈母。
家里只剩不到一百文钱,她和沈母这次出来身上没带钱。
“咱们可不兴这套。”
守城拒绝,沈母笑着打开荷叶,她才不信有人能拒绝她姑娘做的东西,“家里做的,不值什么钱,您尝尝。”
米香混合着荷叶的清香。
以沈母为中心,周遭数人频频回首,便是那些过了城门的,驻足回首,舔着嘴望着沈母手里的饭团。
“这是什么?”
守城原要拒绝,话到嘴边,变了意思,香味儿不霸道,偏缠人的紧,尤其这夏日里,荷叶散发出的幽幽清香格外诱人。
“饭团。”沈母笑眯眯,“您尝尝。”
“......嗯。”守城心虚拿起饭团,尝了一口,他从怀里掏出两文钱,“你们母女入城费,我出了。”
“这哪儿好意思。”这么说着,沈母又朝守城递了递酸梅汤,“饭团我们是打算卖一文钱一个,这酸梅汤消暑的,您配着喝,大清晨守城,辛苦了,我家那口子原也在军营中。”
余下的饭团和酸梅汤,沈母也没收回,挨个给了守城的官兵。
他们也没白拿,方才就眼巴巴望着那人吃,如今自个手里也有了,哪个舍不得两文钱,更何况这么些人盯着呢,纷纷把钱交给沈母。
只当做是自己买的。
“快进去吧,再晚,占不到好位置了。”沈母笑呵呵谢过他们。
进了城门,沈母把钱交给沈芋。
“娘?”
“这吃食是你自个做的,也是你亲自来卖的,赚来的钱自然是你的,收好了。”
“嗯。”沈芋应声,“但是娘,我们不需要分那么清。”
“怎么不需要?我和你爹又不是躺床上动弹不了。”沈母撇撇嘴,“咋,我和你爹还能养活不了你们几个?”
沈芋无奈。
“两位......等等。”
身后传来一道唤声,沈芋和沈母回头就见一人朝着她们奔来,“二位,那饭......饭、团还有茶饮,卖吗?”
这人喘着粗气说出的话,令沈芋和沈母惊讶。
“卖的。”没有想到,今儿城门口那一遭还是好事,果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饭团一文钱一个,是吗?”
“嗯,饭团一文钱一个,柳叶茶一文钱一筒,酸梅汤两文钱一筒。”
“柳叶茶?”这人顿了顿,“四个饭团再来两筒酸梅汤......那柳叶茶也来一筒。”这人递过去九文钱,“你们是打算去哪条街做生意。”
“常隆街。”
怕这人拿着不方便,沈芋将三个竹筒绑在一块儿,四个饭团也是放在一张荷叶里,“郎君拿好,改日您也可以凭竹筒免费换柳叶茶,两个竹筒可以换一碗。”
这是昨儿夜里沈芋想出来的招式,竹筒虽是自家做的不费钱,但还有人工费呐。
若非家里实在缺钱买不起碗,她定不会这般买茶饮送竹筒。
“?两个竹筒换一碗柳叶茶?”这人困惑。
“嗯,两个竹筒换一碗,四个竹筒换两碗,五个竹筒换三碗。”
“倒是有趣。”
这人笑着走了,他前脚刚走,后脚又有人喊沈芋母女,等二人坐着驴车到常隆街,饭团卖出去九个,柳叶茶卖出去十三筒,酸梅汤卖出去六筒。
“嘿,生意这么好做?”
沈母感叹,“村里的杨桂花你晓得不?怎么了?”
“两三年前,她也来县城做过生意,不过约莫是赔了本钱,村里到处嚷嚷县城不好过活,每每听说有人想做生意,她就去人家家劝,昨儿你说要做生意,我脑子里最先想的赔本了怎么办,嗐,这做生意也没她说的那么难嘛。”
不过她也晓得,生意如此顺利,和她姑娘手艺有关。
便是她,外出碰到这样美味的吃食,手上若还有个闲钱,都肯定会买几个尝尝。
“桂花婶也是好心。”
“呵,她?她好心?分明和你二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生怕别人成功,一点都不地道。”沈母翻了个白眼,“你呀,还是小。”
猜出沈母和杨桂花不对付,沈芋没再多言。

“做什么做?今天下午在家休息,明天咱们再一起进城!”沈母直接把沈芋按在了家里。
“阿娘,就像你昨儿说的,我们不去,不正好便宜了那个蚊子叫了吗?不过,今儿是做不了酸梅汤了,娘,咱家有绿豆吗?”沈芋边洗手边和目前说着话。
“好像有一瓢来着,不过,平常大家都是拿来喂鸡的。”沈母皱着眉头,使劲想着,那瓢绿豆被自己弄到哪里去了。
后来,两人终于在厨房柜子最里面的布袋里找到了不多的一点绿豆,沈芋的心情肉眼可见的美好了起来!
那就熬绿豆汤喝吧。
把豆子多洗几次,洗干净,加水,开煮!
煮好之后,盛到木桶里,放凉,放糖,然后直接放进水井里冰镇!
柳叶茶直接封在水缸里镇着了。
沈芋看着柳叶茶有些叹息!
本来多么好的一条赚钱的路子!结果好,还没卖几天,就出了仿版了!
你还没处说理去!
简单焖了大米饭,把剩下的四个西红柿炒了鸡蛋,又上了一盘清炒小白菜,午饭就好了
这小白菜是这里最常见的蔬菜,几乎家家户户菜地都种,再就是地里还有葱,有趴地的菠菜,秋冬有萝卜和白菜,反正蔬菜的种类很是贫乏。
但是下柳村背靠一座大山,山上植被丰富,再加上这里靠近云南一带,所以气候一直比较温和,像今年这样比较炎热的也是少见。
因为气候温和,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时令的新鲜野菜可以挖。但因为山上有毒的菌类太多,所以当地人还很少到山上去挖菌子,顶多就是去挖点野菜。
沈芋打算再熟悉一下,就去山上转转。
而且天气如此热,恐怕近几日会有大雨。
下午,把绿豆汤和柳叶茶都装进竹筒,沈母和沈芋就又往县城而去。
没想到,又遇到了赶牛车的阿伯,两人就高高兴兴上了牛车。
快到城门口了,才发现城门处排起了长队。
沈芋下车,跑到队伍前面一看,是自己熟悉的官爷大哥上值!大哥偷偷给她说是县城正在给军营筹措粮草,一个时辰之后,粮草从西城门运走,再开这个城门。
太阳明晃晃地在天空中游走,下面排队的人们在烈日下大汗淋漓。
沈芋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她一拍脑袋:“阿娘,咱们今日不进城了!”
“为啥?不进城,这些饮子怎么卖的出去?你这孩子,真是有一出没一出的!”沈母又急又热,都被自家大闺女给气笑了!
沈芋趴到母亲耳边,说了几句话,沈母一拍大腿:“还是我闺女脑子好使!我咋就没想到!走走走,咱们现在就去!”
沈芋乐呵呵地给阿伯留了一筒绿豆汤,就和沈母把装着竹筒的背篓背在身前,去排队的人群中去了。
“公子,我这有柳叶茶和红豆汤,要不要来一筒?柳叶茶一文钱一筒!红豆汤两文钱一筒!”
沈芋多了个心眼,故意把绿豆汤说成红豆汤,反正喝的时候是红的!因为这东西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有心人一看就会!
自己就是打这个时间差!
“红豆汤为什么贵?”有人问了。
“因为红豆汤加了糖,好喝又解暑。”
“我来一筒红豆汤!渴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让进城。”
“就是!那我来筒柳叶茶!”
“好来,您拿好!”沈芋草帽下的眼睛熠熠闪光。
“哎呀,小姑娘,你这红豆汤味道真不错啊!来来来,我再来一筒红豆汤!”
就这样,沈母从队伍后头往前卖,沈芋从队伍前头往后卖,没过多久,两人就碰面了,饮子也卖的差不多了。
“娘,等我一下!”
沈芋拿了四筒绿豆汤跑到城门口:“官爷,这是您几位要的红豆汤,钱我收啦!”沈芋背对众人,晃了晃自己的钱袋子,发出“哗啦”的响声,好像刚刚把钱放进去一样。
几个官爷也笑着,看着这个古灵精怪的姑娘。虽然他们不差这几个钱,但这份心意甚是难得~
“好!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四人看着她,就像看着自家的妹子一般。
“谢谢官爷大哥!”
说完,沈芋就背着背篓,去找沈母去了。
因为阿伯车上还有其他人要进城,所以沈芋就和沈母一起往家里走去。
“芋头,咱这汤不是绿豆熬的吗?”沈母一直想问,这会终于的得着机会了!
“阿娘,你忘了闻子铭的事了吗?”沈芋一句话,沈母就明白了!
“嗯,我闺女说得对,红豆汤!”
接着,母女俩相视一笑,各自心领神会。
到了家,两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沈芋热的先去洗澡了!
洗完澡,看着自己越发粗糙黑红的皮肤,沈芋欲哭无泪!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简单的办法先上淘米水吧!面霜慢慢再制。
“阿娘,咱们山里现在什么花开得最好?”
沈芋用皂角洗完头,坐在院子里晾头发。
“阿姐阿姐,我知道!半山腰有一棵老树,开满了白色的花!”大麦从鸡窝里跑出来,大声说道。
沈芋眼前一亮:“白色的花?香吗?”
“很香!”
“现在还有吗?”沈芋着急地问。
“当然有,又没有人要!”大麦认真地答道。
“为什么没人要?”
二米蹦出来:“村里的婶婶们都说白花不吉利!”
“就是!阿婆说死人才戴白花!”三豆吃了一口点心,扑到沈芋的膝盖上说道。
沈芋也趴到三豆耳边,悄悄地说:“好的,阿姐知道啦!”
逗得三豆哈哈直笑。
看着妹妹快三岁的年纪,却连路都走不稳当的小身板,还有那黑红粗糙的小脸,沈芋心疼极了。
面脂一定要尽快做出来!
傍晚,沈芋把米泡上,打算明日再做一些米糕去致远书院卖。因为海苔碎已经没有了,饭团暂时没有好的东西加进去。
吃完晚饭,天亮着,沈芋、沈麦和沈母就每人背着一个背篓,往后山而去。
沈芋想去看看那棵树。
如果是她想的那棵树,就把花都摘回来。
拿着棍子,边走边打走草丛里的小动物,几人没多久就到了半山腰,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
果然是它!

不过,今日的系统倒是给了沈芋一个惊喜!因为今日系统给了十个柠檬,还有一小袋子的冰糖!
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所以,沈芋试着先用三个柠檬做了冰糖柠檬水,用井水镇了一下,新鲜的柠檬一切就爆汁,酸甜的味道直冲味蕾,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再加入冰糖,酸酸甜甜,清凉又解暑!给家里留了一碗,其他的,沈芋都背走了。
沈芋在心里,为系统吹了好一阵的彩虹屁,保证每句都不重样的!而且一再强调,自己的系统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伙伴!没有之一!就是最好!
毕竟,谁都希望被肯定被表扬不是?
吹完一通彩虹屁,沈芋觉得自己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因为今日没有驴车了,所以沈芋就决定要走着去。
她背着饭团和柠檬水,沈母和沈麦各自背着竹筒茶,一路往县城走去。
到了城门,今儿又是沈芋熟悉的几个官差大哥。
想了想,沈芋笑眯眯地拿出四筒柠檬水,递过去:“官爷,这是您上次落下的竹筒,你收好”,沈芋又掏出三文钱,“我们的入城费!”
那大高个大哥笑着点点头,接过竹筒,在两人错身的瞬间,说道:“哎,老二,今儿,县城那个致远书院是不是学子休沐啊?”
另一人心领神会:“没错,这会儿学子们刚下学!”
沈芋冲他们笑了笑,挑了挑眉梢,冲他们比了个大拇指!
入了城,打听了一下,沈芋背着饭团和柠檬水去了书院门口,沈麦背着柳叶茶和酸梅汤依然去了昨日那个货场外头。沈母背着柳叶茶和酸梅汤去了原来摆摊的地方。
不过,沈芋已经嘱咐过她了不要和闻子铭发生争执,因为一旦争执起来,闻子铭必然会拿自己母亲生病,自己是个孝子来说事,那样就会帮他卖得更好!毕竟,人,都是同情弱者的嘛!
沈母去到的时候,闻子铭已经在卖了。
他应该有生意,但必定没有沈芋卖得好,因为他做不出自己的口味!时间久了,客人就跑光了!
沈母刚把东西放下,就有老顾客看到了!
“哎呀婶子,你咋才来?快快快!摆出来,我今儿就像想喝你家的酸梅汤,酸甜可口,解暑去热!”旁边拿着草帽扇风的男人急切地冲过来。
“好好好!来了,给你一筒!两文钱!”沈母赶紧拿了一筒酸梅汤,递过去。
“婶子,我要三筒酸梅汤,再来一筒柳叶茶。”
“好来,我给你绑起来。记得喝完以后,竹筒也能回来换酸梅汤!”沈母耐心地嘱咐到。
“好来!还是您家的味正!”男人提着酸梅汤匆匆走了。
沈母看了对面的摊子一眼,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接着开始吆喝:“酸梅汤、柳叶茶,味道正宗,解渴又好喝!快来尝尝!”
自家闺女好不容易找到的赚钱路子,自己得帮她把老顾客留住!
闻子铭拿因为卖的更便宜,所以也有一些贫苦人家的汉子去他那里买的。
沈芋穿着洗的干净的青色衣裙,戴着一顶草帽,背着一个背篓,来到了致远书院的门口。
此时,书院门口停了不少的马车牛车驴车,还有很多学子是自己背着背篓,三三两两走路回家的。
沈芋找了书院外的一个石桌,把装饭团的笼屉打开,一阵夹杂着荷叶清香的香味扑鼻而来,又打开了一个装柠檬的竹筒,酸甜的味道,在这夏日的阳光下,格外冲鼻子。
“请问你这卖的是什么?”一个年轻书生走了过来。
沈芋一看,来生意了!
于是,赶紧介绍:“这是饭团,米饭里面加了炸香的花生碎,甜的还加了饴糖,咸的加了炒香的咸菜丁,一文钱一个。这是冰糖柠檬水,这可能是外邦的东西,我的也是别人送的,酸甜可口,两文钱一筒。”
“闻着这味,我都流口水!给我来两个甜饭团,两筒柠檬水。”
“外邦的?我看书上记载,这柠檬好像是西洋那边才有的!快快快!我要两个饭团,,一甜一咸,再要四筒柠檬水!”一个看着很有钱的学子挤到了前面。
“我也要,我也要!”
“别挤!阿姐,给我留一筒!”
很快,三十筒柠檬水全部卖光,就连饭团也一个没剩!
一个圆脸的青年当场就吃了一个饭团,喝了一筒柠檬水,结果大喊一声:“太好吃!阿姐,饭团和柠檬水还有吗?”
沈芋遗憾地摆了摆手:“没有了!全卖光了!不过,家中倒是还有几颗柠檬,改日我做了柠檬水再来你们这里。”
圆脸青年说道:“用不着改天,我们后日上学,你后日中午来就行。”
“那成!我后日再来!”沈芋痛快地答应了。
沈芋背着东西离开了,很多没有买到的学子就在问这是谁啊?卖的什么?
只有六颗柠檬,否则自己能卖更多柠檬水。沈芋在心中暗暗惋惜。
背着东西,到了城门口,等着沈母和沈麦。此时,正是午时,太阳很烈,沈芋走到一棵树下,拿出一筒柠檬水,小心地喝了一口。真是爽口啊!
抿了抿自己干渴的嘴唇,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沈芋心中一阵难过。
没有防晒,没有口罩,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汽车,没有冰淇淋~
哎,想回去~
用力眨回眼里的泪,沈芋又喝了一口柠檬水。
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人们能努力地活着,自己也一定可以的!
过了没多久,沈麦和沈母一起来了。
看他们的神色,就知道都卖完了。
“阿娘!大麦!”
“阿姐!”
“快来这阴凉地歇会!”沈芋赶紧过去扶着沈母。
他们也好不到那里去,脸色黑红,嘴唇干裂。
“阿娘,咱们自己卖水,怎么还能渴成这样!留一筒自己喝啊!”沈芋赶紧拿出自己留下的那筒柠檬水,递给了沈母。
沈母一看:“这个水好贵的,不喝不喝。大麦,有没有剩下的柳叶茶?”
“阿娘,这个柠檬水,我已经喝了几口了,剩下的你和大麦喝了。”沈芋伸手从大麦的背篓拿出剩下的柳叶茶,也喝了几口。
仨人终于把柠檬水和柳叶茶都喝完了,歇了一会儿,就沿着路边的树荫,慢慢往家里走去。


因为致远书院的学子今日休沐,所以柠檬水就没做,沈芋答应他们了,明日中午过去。
人,要做到言而有信。
可惜,酸梅汤粉也用光了,今日,酸梅汤也做不成了!
家中就若是做饮子,就只有柳叶茶了。
那就先做柳叶茶吧。
昨晚睡前,沈芋泡的几斤大米,此刻已经泡好了。
把泡了一夜的大米沥干水分,加入一碗水,然后放入院子里的石臼里面捣碎,这本身就是个力气活,捣了几下,沈芋就觉得好累!
“噗嗤!”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沈芋转头一看,爹娘正在门口笑呢!
“傻丫头,不知道叫你爹来帮忙啊?”沈母笑得眉眼弯弯,沈芋一看就知道,定是阿娘被婶娘刺激,晚上和阿爹做羞羞的事情了~
心里偷笑着,沈芋跑过来扯着沈大金的袖子:“阿爹,芋头实在捣不动,阿爹来帮帮我吧。”
“好好好~”两口子笑得欢畅,毕竟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不是?
摆好小凳子,沈母和沈芋把沈大金扶过去,沈大金拿起石杵子开始捣米。
“阿爹,多捣一会儿,捣得越细,做出来越好吃!”沈芋和沈母在烧水煮柳叶茶。
茶煮好了,盛出来晾着,沈父的米也捣好了。
之后放上老酵母,放上白糖,在那醒着。然后开始做早饭。今儿早上喝大米南瓜粥。
昨儿,沈母在菜地找回来一个老南瓜,正好今儿喝粥了。
早上的饭简单,再炒个野菜鸡蛋就好了。幸好,阿娘平日里养的鸡够多。之前沈母总是把鸡蛋攒着,然后拿出去卖掉,自沈芋回来后,鸡蛋就一个也没卖了。
早饭做好,天也亮了,因为天热,米面也发好了。
沈麦把米糕整个放进锅梁上去蒸,下面铺了稻草穿成的草帘子,蒸好之后,再切成一个一个的小正方形。
看着面板上一个一个白白胖胖、又蓬又软的米糕,沈芋终于露出了笑容。
终于又找到了一条新路。
沈父沈母也旁边瞪大了眼睛!
“原来我们平日里吃的米还能做出这样的饭!芋头,你可太聪明了!”沈母的眼里全是骄傲!
“大麦二米三豆,起床啦!”沈芋吆喝了一声,很快我,三小只就穿好衣服,从屋里跑出来,排排队去洗漱了。
每人一碗大米南瓜粥,一个米糕,还有小咸菜,鸡蛋野菜,在农家也是非常丰盛了。
“阿娘,自从阿姐和姐夫回来以后,咱家日日都跟过年一般!这个米糕太好吃了!”二米吃了一口米糕,简直要夸出花来了!
大麦三豆直接不说话,大口大口地吃着。
就连一向吃饭稳重的沈父沈母也吃的不亦乐乎。
民以食为天。
这话到哪里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阿娘,咱们上午换条街卖吧。我不想看见那个人!”沈芋正在往蒸笼里放米糕。
“芋头,咱们还得去那!否则,咱们一走,那些老顾客怎么办?那不就全便宜那个蚊子叫了吗?”
沈芋终是“噗嗤”笑了~
喂霍祁喝完大米南瓜粥,嘱咐大麦二米把那个菜种子种到地里,沈芋就和沈母要去县城了。
因为家里的地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已经种完,所以今日,沈母陪着沈芋去卖。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初升的太阳已经开始散发热情的光芒。没想到,刚走不久,邻村一辆拉客的牛车经过,每人一文钱,沈芋实在走的腿疼,就付了钱和沈母坐上了牛车。
到了城门,今儿守城的是沈芋不认识的四个官差。两人交了入城费,就去了原来摆摊的地方。
闻子铭已经到了。
沈芋实在不想看见他。
但是,前世良好的教养还是让她依然笑脸迎人。
“丫头,今儿你是不是做新的饭团了?闻着味道不一样啊?”一个老伯坐在路边晒太阳。老伯就是这胡同里的人。
“阿伯的鼻子果真灵光得很!我今儿做了好吃的米糕,送阿伯一个,阿伯替大家尝一尝,好不好吃?”沈芋温婉地笑着,手里已经快速夹了一个米糕放到荷叶上了。
白胖的米糕,翠绿的荷叶,米香荷香,扑面而来~
周围许多都是老街坊,也有很多做苦力的在这条街上吃饭。
“那老头子就不客气了!我给大家伙尝尝丫头的米糕!”老伯豪爽地拍了拍胸口。
周围围过来好多人。
老伯吃了一口,品了一下,然后三口吃完,还舔了舔嘴唇,好似回味无穷。
“怎么样?怎么样?”
“老赵头,你说话啊!”
“好不好吃啊?给句话啊?!”
周围的人急得哈哈滴,老伯终于咽下去了最后一口,然后猛然着睁开了眼睛,大喊一声:“丫头,给我装五个!快!”
大家一听,立刻就明白了!
几个老街坊一人要了好几个,拿回家给自己和老伴还有家里的娃娃们尝尝!
哪怕,今日的米糕两文钱一个。
而且,只要麦三个米糕就送一筒柳叶茶。
大家都没想到,不到一个时辰,沈芋做的五十个米糕就全部卖光了!
而对面的闻子铭,今儿上午只卖出去不到十个饭团!
卖光了米糕,沈芋和沈母就背着剩下的柳叶茶去那个货场附近去卖了。
天越来越热,从货场出来的人也是又累又饿,看到沈芋卖柳叶茶,很多人都过来买。
不就是一文钱吗?
谁还没有似的!
吃午饭前,沈芋的柳叶茶也终于卖完了。
两人叹了口气,今儿的柳叶茶卖的有点费劲。
看来,下次,真得换地方了。
顶着大太阳,两人又坐上了那辆回家的牛车,在村口下了车。
沈芋本来给自己和阿娘留了两筒柳叶茶,没想到坐牛车的时候,发现赶牛车的老伯有些中暑,沈芋赶紧给老伯喂了一筒柳叶茶,结果下车的时候,老伯说什么都不要她们的车钱。
“阿伯,这茶是我自己做的,不值什么钱,您如果觉得过意不去,每天早上卯时,您在这等等我,我每日都去县城的。行不行,阿伯?”
沈芋笑得甜美,老伯终是收下了钱,也答应等她。
下午,做点什么好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