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冰兰娄恨玉的女频言情小说《穿成农门娇妇,她带崽崽发家致富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飞翔的阿吧阿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琼将铜板又还给了她,“我身上带了钱,上次剩下的还有200个铜板我都带着在,您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带了钱我就放心了,你小心将钱收好,别让人看见了,事儿办完也别多在外头逗留,孩子们都盼着呢。”二人收拾好东西上了路。“别的村子其实是有牛车到镇上的,就咱们村子出去十分不方便,还得走许久才能上大道。”“没事儿,上了大道若是累也可以坐牛车,今日是早大概是碰不到了,娘您小心些,注意脚下别摔了。”“我注意着呢。”“地里的麦子再过些日子该收了,明年我们种两亩麦子吃的就不缺了,娘,今年的麦子咱们就不卖了,不然到时候要吃又得去买,不划算。”“我也不打算卖了,家里若是有收入,几个孩子吃好些便吃好些吧,桂宝上回吃了一次肉,时不时的就惦记,嘴都吃...
《穿成农门娇妇,她带崽崽发家致富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周琼将铜板又还给了她,“我身上带了钱,上次剩下的还有200个铜板我都带着在,您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带了钱我就放心了,你小心将钱收好,别让人看见了,事儿办完也别多在外头逗留,孩子们都盼着呢。”
二人收拾好东西上了路。
“别的村子其实是有牛车到镇上的,就咱们村子出去十分不方便,还得走许久才能上大道。”
“没事儿,上了大道若是累也可以坐牛车,今日是早大概是碰不到了,娘您小心些,注意脚下别摔了。”
“我注意着呢。”
“地里的麦子再过些日子该收了,明年我们种两亩麦子吃的就不缺了,娘,今年的麦子咱们就不卖了,不然到时候要吃又得去买,不划算。”
“我也不打算卖了,家里若是有收入,几个孩子吃好些便吃好些吧,桂宝上回吃了一次肉,时不时的就惦记,嘴都吃叼了。”
“家里的人都缺营养,各个都瘦弱,这样很容易生病的,娘,以后挣了钱咱要舍得吃,得补,不然您想想,病了吃药都吃不回来。”
“行,你说怎样就怎样,谁有难道还舍不得吃,还不是穷闹的。”
“那可不一定,我打个比方,我若是再买两斤肉回来,您会像我一样一次性做完吃了吗?”
这话说得冯氏很是语塞,若是她她肯定不会,“我那也不是舍不得,都说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你看看,上回一次吃得多,还拉肚子了,不见得是好事。”
“那是他们太久没有沾油水,如今再做给他们吃试试,保证不会了。”
“行,我知道了,以后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听你的不就成了吗。”
二人都笑了起来。
“这讨论的都是好事,讲的都是要如何吃,如何将孩子养好,从前这些,我都不敢想,都多亏了你。”
“娘,你这话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人活着是为了过好日子的,不是为了受苦的,你记住这一点就成了,咱们肯定能越过越好。”
“有你在,我相信的。”
她们刚出村子的时候,巴掌放到眼前才能看见,慢慢的天有了亮色,上大道的时候,东方有霞光出现,太阳出来了。
路上没有什么行人,他们一路走,一路赶,总算在大清早赶到了镇上。
去县城的牛车在镇口还没有出发。
“好歹是赶到了,先问一问多少钱?”冯氏没有去过县城,但是想着路费应该不会少,她有些担心。
周琼便跑去问车夫,车夫看了看她,“有行李没有,没有70文,有我得看看行李多重?”
冯氏忙将两个背篓的东西合到了大背篓里,“就这一个背篓的行李,不重,也就四五十斤。”
车上原有坐着的人都笑了起来,“婶子,四五十斤还不重呢,抵上一个人呢!”
“就是。”车夫也笑了起来,“若是一个人加这行李,就总共110文钱。你这筐子占地儿。”
冯氏有些着急,“四五十斤也就半个人,哪里有一个人,这位小兄弟,你行行好,我闺女身上没有几个铜板,你给便宜些,不然她回来怕就要走着回来了。”
车夫看到母女二人一看就是穷苦出身,不想与他们多计较,“行了,凑个整,100文,若是不成就算了,你这背篓这么大占了我一个人的位置,我也是亏的。”
最终他们还是给了100文。
冯氏见车子没走,忙跑到远边的吃食摊子买了两个馒头,她跑着过去塞到了周琼的怀里,“路上吃,别饿肚子。”
边上的掌柜听她说完颇惊奇的看向她,“你说你把万安堂的人打了一顿?”他很是不可思议的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就你?”
周琼怕他小看,忙将身子站得笔直,“掌柜,您别看我是个弱质妇人模样,我可是有功夫底子的,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负我,我便让他知道谁是爹娘。”
老掌柜看着她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笑的有些不能自已,差点没有把前堂看病的大夫给引过来。
“好啊,干得好,就凭你今日打了万安堂的脸面我都要给你一个好价钱!”
周琼有些意外,“您们这处与那处是死对头?”这话本来是她在心里问的,不知道怎么就不知不觉问出了口。
“谁跟他们死对头,他们配吗?整个县城的药铺子风气都被他们带坏了,给人抓的药里掺假,就差没有吃死人了,算了,一大早提他们我这气燥,你别怕,我们是正经药堂,你把东西倒出来我都看看,东西没差肯定给你一个好价。”
周琼这才将背篓倒了个底朝天。
老掌柜叫来了边上煮药的伙计,三人一起仔细的看着。
“你这药我们收了,天麻一两银子一斤,当归四钱银子一斤,这个价格你觉得如何?”
周琼不想表现得自己很没有见识的样子,但是这个价格让她不得不张大了嘴,这个价格直接就翻了几倍,好到令她都有些怀疑,“真就给这个价儿?”
老掌柜看着她的表情突然就有些后悔,“那、那要不我再看看,这价是给得高了些。”
“掌柜,这价儿我卖了,您们几个都看了半天了,我这药材真的是好药材,多少年才长成这样的,这功效没话说,而且我晒得足够好,您放多久都没事。”碰到这样的好事若是犹豫她才是有病。
掌柜点了点头,“我就是看你这药材年份好,炮制得不错才收的,正好最近军中缺药,也算是你撞了些运气,行,既然谈妥了,咱们就打秤。”
最后一秤,天麻15斤8两,当归正好32斤,算了算银子,足足有28两6钱。
“你是要银票还是现银,是要整银还是碎银子。”
“整银。多谢掌柜。”她难掩心中的激动,居然一下子换了20多两,来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原本还想着换个大几两就差不多了,这次来果真是走了狗屎运。
虽然她也很想见识见识古代的银票,但是银票就是一张纸,若是掉了或者坏了,她只能望着老天爷哭,还是真金白银最实在。
他们在后院等了一会儿,没多久伙计就用盘子端着银子过来了,2个大银锭子一个小银锭再加上一些散银。
“你点点,看看是不是28两6钱。”
周琼小心的将银子用她的换洗旧衣包好,放进了背篓里,“多谢掌柜,董掌柜,若是我下次还得了药能再往这儿送吗?”
老掌柜笑着点了点头,“自然可以,只要你的药是好药,收没有问题,不过一时药一时价,价格都是面谈,不一定是这个价儿。”
“我知道,我明白,多谢。”
她激动的从药铺子出来,心里又把那万安堂骂了一百遍,早知道就应该打重些,20多两银子就想要5两银子糊弄过去,真是做梦。
这下好了,她有钱了,买布根本就不成问题,除了那两个大银锭子,她还有8两多,如今好不容易在县城,她要将缺的东西好好的逛,好好的买。
三人继续往家走。
“刚刚那个就是三叔?”
“嗯,三叔脾气好,对我们好,后头的那个是得宝。”
“三叔家有几个孩子?”
“除了得宝还有两个姐姐,兰花姐姐跟望弟姐姐。”
三个孩子,难怪日子过得不好,这村子人穿着的最大特点就是补丁,今日在山脚碰到的人衣服也都有补丁。
“小树,你们平日去三叔家里干活都做些什么?”
“三叔家里喂了猪,要先去割猪草,回来帮着剁碎煮给猪吃,然后就多是地里的活。”
“不是有两个姐姐吗,他们做什么?”
“姐姐们要上山砍柴火,有时候还要搅茅草,地里的活也要做。”
“搅茅草做什么?”
“怕屋子下雨,若是漏雨用来补屋顶的。”
“那咱们不是也得准备?”她们住的那屋子,实在是给不了她多少安全感。
“屋顶太高,冯家奶奶不让我们上去,咱家的屋子下雨漏便让它漏,如今娘你好了,应该是要补一补的,只是娘,你会补屋顶吗?”
周琼看着小树质疑的看着她,她拍了拍胸脯,“我会啊,不会不能学吗,你提醒了我,明日我就去割茅草,怎么搅你们教我就是了。”
“那明日哥哥去帮三叔干活,我带娘去割茅草。”
三人很快就回到了家。
“咱晚上是煮野菜吃吗?”家里调料都没有,这如何吃得下去。
“娘,咱晚上不吃了,这些野菜等哥哥明日拿来了粮食再一起吃。”
不吃也好,若顿顿吃没盐的野菜,她都怕自己得厌食症,还是要尽快的赚到钱才好。
想到钱,她又看向今日挖的天麻。“你们先洗澡,我去河边将这些洗出来,最近天热,正好晒干。”
她提着篮子去了河边,洗完东西回来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已经洗完了澡。
“娘,你去灶房干什么?你要烧火?”
“我烧些水把这些天麻煮一煮,煮过之后再晒容易晒干。”
“原来是这样。”小树有些佩服的看着她,“娘,奶奶说你以前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懂这么多。”
“以前的事情我早就忘了,我就记得我是你们娘。”她笑了笑,“去帮我把屋里的那个簸箕拿出来。”
她自己把饭桌搬了出来。
天麻不用煮许久,水开了煮个几分钟过过水就行了,今日挖的几株其实没几个,跟当归比还是差的远。
东西晾好之后将衣服被子全部收进了屋,两个孩子叠衣服收拾,她则趁着空去灶房洗了个澡。
天黑的时候,他们母子三人都躺到了床上,屋子里的味道总算是正常了。
“娘,如今真好,我喜欢现在这个样子,你好了,咱家都好了。”
“哪里好,饭都没得吃,还要哥哥去做活才能得些粮食,娘觉得不好。”
“娘,做活儿我愿意,只要能让娘跟小苗有口吃的,我愿意干活。”
“小树,是娘对不住你,你们放心,娘肯定努力改变状况,不会让你们过太久苦日子的。”
她其实觉得有些神奇,她不过就来了一日,就真跟自己是孩子娘一样的,其实不过是心疼,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过得这么苦这么懂事的孩子,反正如今她已经这样了,成了别人的娘,总要肩负起做娘的责任。
第二日一早,小树早早的起了床,正准备搬着盆去河边洗衣服时,被后脚起来的周琼给拉住了,“衣服不用你洗,哪能什么都让你干,放着,我洗漱好了去河边洗。你先休息一下。”
杨树放下了盆,“那我给你泡皂水。”
“平日你们不去三叔家的时候都做些什么?”
“山上找野菜,砍柴,柴火自己用三叔家也用,隔壁奶奶家也用,多是砍柴。”
灶房里的柴火还有不少,今日是不用砍柴了,“等会儿我跟小苗去割茅草,我想着今日还是去大伯家把锄头要回来,我想抽空把屋子边上都理一理,到时候砍些树枝把篱笆插好些,咱这屋子破归破,好好收拾也能成另一番样子。”
杨树有些忐忑,“娘你要去大伯家?要不还是别去了吧,现在肯定是要不回来的。”
“不要肯定回不来,要了就不一定了,你放心,娘知道的。”
杨苗起床的时候杨树已经出门了,周琼正在河边洗衣服。
“娘,咱家收拾干净了以后睡着太舒服了,我每日都晚起,你以后叫我吧。”
“我叫你做什么,家里又没有养鸡养猪的,睡就睡呗,等会儿我洗完了衣服,你带我去割茅草,万一天下雨了还来得及。”她把棒槌挥得蹦蹦响,“你睡好了没有?”
“好得不能再好了。”杨苗蹲在她身边咯咯的笑,“娘,我帮你吧。”
“不用,马上就洗完了,今日桂宝怎么没有跟着你。”
“奶奶不舒服,他去地里帮忙了。”
“除了桂宝,你们还有什么别的小伙伴没有?”
杨苗摇了摇头,“他们不喜欢跟没爹没娘的孩子玩,嫌我们脏,哥哥说,咱们自己玩就行了,不一起就不一起。”
说完她又闻了闻自己的衣服,“我如今不脏了,身上的衣服还有香气,娘,不信你闻闻。”
周琼假意闻了闻,“真香。”两人都笑了起来。
晾好了衣服,她们带着柴刀跟绳子出门了,柴刀是隔壁冯氏的,知道他们今日要去割茅草,走前就拿了过来。
小苗带着她往河岸上游走,很快就找到了茅草丛,周琼负责割,小苗负责捆,没有多久就扎了大大的一捆。
她将茅草背回家,接着又去割,几个来回院子里就堆得跟小山一样的了。
“娘,这么多,换几个屋子的都够了。”
“原本就是要换几个屋子的,咱们的再加上隔壁冯奶奶的,总不能咱自己换,不管他们吧。”
“你说得对。”
太阳已经起来了,二人开始坐在屋门口搅茅草。
“娘,你跟我学,咱们要像这样将茅草搅编成网状,到时候横盖一片竖盖一片屋子就不会漏雨了。”
看着倒是像之前她在网上看到的编蓑衣的法子,“这个是谁教你的?”
“兰花姐姐教的,她还说我聪明编得好一编就会呢。”
“我们家小苗确实聪明,你若不教我,我可不会。”
里正又让儿子去找杨工才。
很快,老三两口子也来了,看到这处围了这么多人,吴氏笑了笑,“哟,今日这里可热闹!”
“你还笑,你们老二家那个疯妇把老大家告了,说他们强占粮食,正在吵呢。”
“疯妇?你说我二嫂啊,她不是早好了,你们这消息也太不灵通了,行了,我去瞧瞧。”
杨工方见夫妻二人过来,只是冷淡的点了点头,“找你们过来是为了澄清一个事儿,这婆娘说我抢了他们家的地,在这儿闹着让我赔粮食。那地明明是当初说好了跟他们家租的,你们也是知道的,你与她说说,我跟这不讲理的婆娘说不清楚。”
杨工才看向周琼跟小树,上前叫了一声“二嫂。”
“情况怎么样你给大伙儿说说吧,今日说不清楚,你二嫂要闹上公堂,这可不是小事儿。”里正也是怕了周琼那较真的性子,若真上了公堂,整个村子都得丢脸。
“地的事儿我知道,二嫂,这地确实是租给大哥家种的,当初说好了,收成按四六分,大哥家六成,给小树他们四成。”
“你听见没有,是租的不是占的,怕是疯了太久,如今说好就好了,哪有那么容易。”张氏在一旁笑着嘲讽。
“那这么说确实是我们租出去的,收成说的四六分?”
杨工才夫妻俩都点了点头。
“真的,当时二哥死了,说这事儿的时候我们都在场。”
“小树,你给大家说说,大伯每年给咱家多少粮食?”
“娘,粮食不是大伯给的,是我们上门要的,每年就四十斤左右。”小树咬了咬唇。
周琼看向门口,“大家伙儿都听到了没有,这也不能怪我啊,每年就四十斤的粮食,我还以为是孩子大伯家看孩子可怜施舍的呢,这若是分的那四成,我就想问问,一亩地收成多少,四成难道就只有40斤?”
院子外头又开始热闹开了。
张氏气愤不已,“你个疯妇,你到底想怎么样,这家里的事儿拿到这处闹,你有脑子没脑子!”
“我不想怎么样,我就想讨回一个公道。”周琼对着张氏大喝出声,吓得张氏骂人的话绝在了嘴里,“里正,您听清楚过程没有,您觉得这个事儿该怎么办?”
里正到此时也知道了周琼的意图,哪里是要告占地的事儿,分明就是要讨回以前的不公,他叹了一口气,走到杨工方跟前。
“事情很清楚了,你们租了人家的地,没有按约定给人粮食,赶紧的,把该还的粮食给人家,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杨工方冷着一张脸,“不就是今年的粮食还没有给,一家子小人,晚些时候我就给你们把粮食送过去。这么点事值得闹成这样!
“多少斤?”周琼穷追不舍。
杨工方犹豫了一下,“这、这地里打理得不算好,收成也一般,四成大概80斤左右吧。”
“是吗?”周琼看着他笑了笑,“我知道大哥家里种有三亩地,如今粮食肯定都收到了家里,都是一样的地,总不至于两亩好就我们那亩不好吧,要不咱们去家里把粮食都称一称,我也要求个公平不是。”
“你放屁!”张氏又跳了出来,“我们家的粮食凭什么让你称。”
“不称如何知道收成啊,哦,你们说是多少就是多少,那我还说四成200斤呢,实在不行我还有个法子,在座家里都有地,大家伙都说说家里一亩地的收成,咱们取个平均也成啊。”
“杨家老大,你们也莫要太欺负人,这一亩地交了税粮四成应该有个100斤左右,80斤也太抠了些。”
首先要买的就是承诺的孩子们的新衣,成衣买了百分百不划算,她从一开始想的就是买布,买针线。
县城的布庄还是很阔气的,里面布的颜色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多,但是种类却有不少。
那滑溜溜的她是不去考虑了,一个是在乡下干粗活分分钟就会刮花,另一个就是她不用问都知道贵。
比起其他种类,她更喜欢那种细细软软的布,有点像以前穿的棉T的质感,结果一问,还真是细棉布,一大块据说是一匹,拉开十分长,可以做好几身的衣服,一匹要一两五钱,在她看来其实不算贵,但是想到馒头才一文钱一个,一两五钱似乎有些奢侈。
目前虽然手上有了钱,但是这个钱这么多人她并没有觉得十分多,最后又问了问,觉得1两银子一匹的粗棉布更合适。
原本她要拿两匹,想了想觉得还是拿三匹,结果布庄的伙计说若是拿四匹就送她两滚缝衣线,她又磨着让送了两口针这才一次拿了四匹。
之前说了要给杨工才家回礼,一匹布应该是礼够重了,不行到时候就再加两斤肉。几个孩子的鞋子也是破破烂烂,他们自己三匹做衣服做鞋怎么都够了。
布买了,她又去灯铺子买灯盏,买的是最便宜瓷制灯盏,没办法,铁的铜的都太贵了,她也不求美观,就能用就行。
其实还有许多东西要买,但是带着不方便,还是回镇上再说。
今日身上揣着这么多的钱,她自然不会再傻到去借住,而且昨日没有洗,天气又热,怎么也要洗一洗,最后她找了个100文一间能洗浴的客栈住了下来。
才值午时,原本她想在客栈叫个饭食,想了想,只有4两多的零碎银子,回去的时候肯定还要在镇上待一晚,还要买粮食和其他的东西,如今不能奢侈。
于是她又跑到街上花四文钱买了两个包子,包子里好歹有肉,也算是吃得很好了。
一下午的时间她就待在客栈,睡不着就在窗边看看大街上的行人,看他们都做些什么,如何交谈,结果居然还看到了穿盔甲骑马的将士,看样子这个所谓的边城应该是个地理要塞,有士兵驻军,不然怎么会看到披甲的军人。
想到这里,她不禁又多看了两眼,只是对方众人骑着马,虽跑得不快,但是很快就都过去了。
傍晚时分,她又开始想着以后要如何办,这买药材不是个持久的买卖,药材总有没了的时候,虽说靠着赚的银子也能好好过一段日子,但是总要做点什么才是正理。
做什么呢,路边的小食摊子不少,但是她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手艺,做吃食是不成的。
开铺子?就算是有本钱能开个什么铺子,这个可得好好想想。
晚上躺在床上她不自主的就开始想起两个孩子,不知道他们在家如何了!
家里的粮食早就差不多没了,这两日差不多又要开始吃野菜黄豆糊了,这次回去一定要多买些粮食回去,买倒是容易,送到家太难了。
不过镇上似乎有做工的挑夫,上次她在集市碰见过,不行到时候就找个挑夫。
她想着想着就睡了过去。
再醒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有些微亮,太好了,可以回家了,她将昨日洗干净的衣服收起,用它包住了银子跟买的布匹,整理好背篓以后结了客栈的房钱出了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