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天天小说 > 现代都市 > 穿越古代,他一穷秀才要发家致富阮半梦云半芹全局

穿越古代,他一穷秀才要发家致富阮半梦云半芹全局

诸神不语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两人在村里闲逛。“春耕,你们村里的人农闲的时候都做什么?”秦明问。“农闲时男人们去城里找临时活,女人们在家纺织布匹卖给收购站。”田春耕答。“收购站在城里吗?”秦明问。田春耕指着不远处一间砖瓦房,“就在那,常年有人收购村里人纺织的布匹,村里人纺织出来的布匹送去那里,可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售卖得到银钱。”秦明:“咱们能过去看看吗?”“走,我带你去。”田春耕二话不说,带着秦明就往那处房子走去。两人并肩行走在乡野小道上,很快就到了那间砖瓦房前。田春耕熟络地和从里面出来的一位老妇人打了声招呼,便带着秦明走进了屋内。房内宽敞明亮,柜台上摆放了收购到的各色布匹。秦明好奇地抚摸着这些布匹,向柜台后的中年妇女询问起布匹的收购情况。中年妇女热情...

主角:阮半梦云半芹   更新:2025-03-18 15: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阮半梦云半芹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古代,他一穷秀才要发家致富阮半梦云半芹全局》,由网络作家“诸神不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两人在村里闲逛。“春耕,你们村里的人农闲的时候都做什么?”秦明问。“农闲时男人们去城里找临时活,女人们在家纺织布匹卖给收购站。”田春耕答。“收购站在城里吗?”秦明问。田春耕指着不远处一间砖瓦房,“就在那,常年有人收购村里人纺织的布匹,村里人纺织出来的布匹送去那里,可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售卖得到银钱。”秦明:“咱们能过去看看吗?”“走,我带你去。”田春耕二话不说,带着秦明就往那处房子走去。两人并肩行走在乡野小道上,很快就到了那间砖瓦房前。田春耕熟络地和从里面出来的一位老妇人打了声招呼,便带着秦明走进了屋内。房内宽敞明亮,柜台上摆放了收购到的各色布匹。秦明好奇地抚摸着这些布匹,向柜台后的中年妇女询问起布匹的收购情况。中年妇女热情...

《穿越古代,他一穷秀才要发家致富阮半梦云半芹全局》精彩片段


两人在村里闲逛。

“春耕,你们村里的人农闲的时候都做什么?”秦明问。

“农闲时男人们去城里找临时活,女人们在家纺织布匹卖给收购站。”田春耕答。

“收购站在城里吗?”秦明问。

田春耕指着不远处一间砖瓦房,“就在那,常年有人收购村里人纺织的布匹,村里人纺织出来的布匹送去那里,可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售卖得到银钱。”

秦明:“咱们能过去看看吗?”

“走,我带你去。”田春耕二话不说,带着秦明就往那处房子走去。

两人并肩行走在乡野小道上,很快就到了那间砖瓦房前。

田春耕熟络地和从里面出来的一位老妇人打了声招呼,便带着秦明走进了屋内。

房内宽敞明亮,柜台上摆放了收购到的各色布匹。

秦明好奇地抚摸着这些布匹,向柜台后的中年妇女询问起布匹的收购情况。

中年妇女热情地介绍着道:“小哥,瞧,那边的那些颜色鲜艳的布匹都是新收购的,手感不错,质地也很结实。”

秦明点点头,问道:“这些布匹的价格怎么样?”

中年妇女笑了笑,拿起一块白色的布匹,轻轻拍了拍说:“价格嘛,看质量了。这块白色的布匹质地很好,手感细腻,价格也相对高一些。而那些颜色鲜艳的布匹,虽然看起来漂亮,但质地一般,价格就相对便宜一些。”

秦明点点头,又拿起一块绿色的布匹仔细看了看,问道:“这个价格大概是多少?”

中年妇女看了看布匹,回答道:“这个绿色的也是新收到的,质地不错。大约在……”她仔细地算了算,“嗯,大约在两百文左右吧。”

“两百文?”

中年妇女笑了笑,说道:“是的,这是一匹麻布,两百文算不错了,要是棉布还能再高些。”

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苗管事,我来拉货,都在哪呢?”

秦明听着声音有点耳熟,就看了看,还有些眼熟。

来人一身绸缎,是位长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

感受到秦明的注视,八字胡也看向秦明,稍一愣神,就想起来了,“你是,卖橘子给我的小哥?”

“正是在下,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

秦明忙不迭的回答,来到这里赚到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位买主,虽然赚的不多,主要是这人好说话,还会替别人着想。

这时被叫苗管事的中年妇女说道:“布匹都在这边。”说着指向右边堆放着的包扎好的布匹。

八字胡先安排几个小厮进来搬货,有在屋里茶案几旁边坐下,对秦明招呼道:“过来坐会。”

秦明过去坐下,苗管事还过来给他们各倒了一杯茶。

“小哥,你是这上河村的人?”八字胡出声询问。

秦明摇摇头,说:“不是,我外祖父家在这上河村,今日是过来吃酒席。”

八字胡听了,眼睛一亮,说:“哦,原来是这样,说到吃酒席,上次我主家府上摆满意宴,从小哥那买的橘子得到宾客一致好评。”

秦明点点头,说:“那就好,我还担心老哥买多了吃不完。”

八字胡微笑着说:“小兄弟多虑了,我主家款待四方来客,一百斤水果根本不在话下,客人喜欢还可以送嘛!”

秦明听到这里,心里一动,说:“老哥负责贵府采买吗?以后我若是有新鲜的水果可否卖给老哥?”

八字胡看着秦明,微笑着说:“我主要负责这边几个村运送布匹,偶尔听命办点别的差事,也就是一个跑腿的。不过,这马上就快过年了,小哥要是有品质不错的水果,可以送去我那,我照单全收。”


大表哥田春生下车后,手持大红花,从后面牛车去叫了个人了,帮秦明看着马车,这才带着秦明走向新娘家的院门。

新娘的家人早已等候在那里,大表哥和新娘的父亲相互致意后,新娘家的女眷们便簇拥着新娘走了出来。

新娘穿着一袭红色的嫁衣,头上戴着精美的发钗,脸上挂着羞涩的微笑。

大表哥走上前去,按照习俗向新娘父母敬茶,然后亲手将大红花戴在新娘的胸前。

这时,新娘这边的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嫁妆抬上牛车,新娘的弟弟妹妹也跟着坐上牛车,跟过去给姐姐送嫁。

大表哥田春生扶着新娘上马车,秦明则是给众人派发喜钱,一人一个铜板。

发到新娘妹妹那,新娘的妹妹大约十四五岁,长得俏丽可人,她接过秦明手中的铜钱,笑眼弯弯的看着秦明,问:“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秦明瞬间涨红了脸,还没见过这么主动的古代女子,一时竟不知怎么作答,就当没听见,转身就走。

新娘的妹妹也不见恼羞,反而兴趣更浓,眼睛都快粘到秦明身上。

秦明感到如芒在背,快速派完喜钱,就坐回到马车上。

娶亲队伍再次启程,不过这次,大表哥身旁多了大表嫂,后面的牛车上也多了不少箱笼嫁妆。

回到大表哥家,又是一阵欢快的鞭炮声和吹鼓声响。

在热闹的氛围中,大表哥和新娘拜堂成亲,整个过程新娘子也没披上红盖头,拜完堂后和大家一起,坐到餐桌边,共进午餐。

餐桌上,秦明家带来的绿色蔬菜很是显眼,虽然大家都馋肉,但这大冬天的,绿色蔬菜确实少见。

听说城里酒楼都没有,也不知道老田家从哪弄来的,打听之下才知道是田冬竹夫家种的。

今天来的婶子们早就注意到秦明这个年轻俊朗的秀才。

这下有了合理的借口,纷纷借着询问怎么在冬天种出绿色蔬菜为由,与田冬竹话起家常,又进一步打探秦秀才定亲没有。

儿子这么受追捧,田冬竹与有荣焉,客套的应付着,也没瞒着,只说了儿子已定有婚约,这回答其实也在众人意料之中。

用过午饭,同村的客人各自回家,老田家也安排了牛车将送亲的人送回去,留下的都是有血缘的亲戚,要用了晚饭再走。

田老大安排客人们打牌,毕竟没有娱乐活动,大家都会觉得无聊,这里有种名叶子牌的纸牌游戏。

它的玩法和算法与麻将相似,因此又被称为“叶子戏”。

在田家人的安排下,秦老三秦奋他们都分别上桌,每局下来输赢在几文十几文之间。

许三丫也有了牌桌,田冬竹去和他们的外婆话家常,就连两个小侄女也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

秦明拒绝了牌局邀请,叫上表弟春耕,春耕是大表哥的弟弟,与秦明同岁。

大舅家本来有六个孩子,大概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差,有三个没养活,养大成人的是大表哥田春生,中间是表姐春兰,已经嫁人,今日也来了,最小这个就是春耕。

小舅家也有三个孩子,分别是十五岁的田一郎,十二岁的田二郎和田三郎,田二郎和田三郎是双胞胎。

田春耕与秦明年龄相仿,得了父亲提醒,今日要陪好秦明表弟。


他拿起笔,在纸上勾勒出自己理想的住宅模样。

这座房子坐北朝南,阳光充足,正堂宽敞明亮,足以容纳家族的重要活动和节日聚会。

两旁则是舒适的卧室,为父母提供宁静的休息空间。

另一间卧室是为爷爷准备的,秦家也没规定非得是大儿子赡养老人。

爷爷想在哪个儿子家住都行,反正另外两家也会送上老人吃的口粮。

也就是秦大伯家的祖屋大一些,有地方住,就秦明他们现在这个旧房子,根本没有爷爷住的地儿。

考虑到家族的繁衍,秦明特意在南面设计了一排多间的房屋,为大哥他们一家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即便将来他们有新生儿降生,也能轻松应对。

秦明自己的住所则位于东面。除了宽敞的主卧外,还规划了两个客房,以便招待来访的朋友。作为一个读书人,书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他还特别要求修建一个专门用于沐浴的房间,以及安装抽水马桶,以满足秦明内心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

为了确保这些设施的建造质量,秦明决定请正在修建公厕的专业团队来承担这一任务。

他们对如何安装地下管道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和卫生。

南面,秦明计划用红砖水泥砌起一道坚固的院墙,既保证了隐私又增强了安全性。大门的设计则充分考虑了实用性,确保马车能够轻松进出。

而对于养猪、养鸡和养马等家禽家畜的饲养,秦明则规划了一个侧门,通往正房后面的后院,这样既方便管理又不会影响住宅的整体环境。

秦明满意的看着这个四合院图纸,期待着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住宅能够早日建成。

晚上等到秦老三他们收摊回来,在家庭氛围浓郁的饭桌上,秦老三说了两件事儿。

秦老三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述说的。

“三儿,你看看这面锦旗。”秦老三递给秦明卷成一团的红色旗帜。

秦明打开看了看,看到“诚信经营”四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宁德县县衙。”

“爹,咱们这摊位得到县令大人的支持了?”

秦老三:“嗯,这都是三儿你的功劳,今天王主簿送来这面锦旗的时候特意说了,县令大人感念你帮助到县城的发展,到时修建房子的成本低了,受益的都是贫民百姓,

还给咱们批了免费领取自家建房的材料,这些都是奖励三儿的县城做出的贡献。

而且,县令大人已将你提供的马桶,水泥,红砖红瓦那些法子都上报给淮北王爷,王主簿还夸赞我儿心有大爱,功不可没!”

听秦老三说的磕磕巴巴,秦明安抚着道:“爹,咱记不住那么多,不用描述的那么详细,总之儿子这次选择将方子献给县城,是歪打正着,达到了放心经营的目的。还名利双收了。”

“对!”家里人一致口径。

秦奋看着田冬竹,说道:“娘,今天咱们家得了县衙锦旗没多久,附近的摊贩们都知道了,都来恭喜咱们家,后面不知道张员外从哪得知消息,也到我们摊位上坐了一会,和咱爹聊了好一会。”

田冬竹拍拍老伴的胳膊,问:“张员外他找你说啥了?”

秦老三瞪了秦奋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转向田冬竹,缓缓开口:“孩他娘,张员外他今天来,主要是找我谈谈心。”




从酒肆出来,雪已经停了,两人在分岔路告别。

秦明坐着大牛叔的牛车回家,路上寒风呼啸,幸好身上穿着的是今年新做的棉袍。

家里自从摆摊后,每天都有十几两上下的收入,母亲在家给每个人都缝制了温暖的棉服。

“大牛叔,你这车上人没以前多了啊!”秦明坐着的地方离大牛叔近,说话彼此都能听到。

大牛叔手套进袖笼里,“是啊,这天儿冷了,动物都要猫冬,人也不爱出门,今天下雪还不算冷,等明天冻住了,那才叫冷,路面也容易打滑,我也不出来了。”

“对,大牛叔,还是安全为主。”秦明回答。

大牛叔又问:“你家明天还去城里摆摊不?”

“不去了,这天气路上不好走。”

秦明回到家,天色尚早,母亲田冬竹坐在炭盆边做着衣服烤着炭火。

两个侄女也乖巧的坐在一旁,大侄女秦苏怀里还抱着狗子小黄。

碳在城里也能买得到,不过家里的碳是秦明从超市里拿出来的。

碳盆就是一个破烂了的大锅,搁在木架子上,这木架子是二伯做的,做的偏大,还可以把脚搁在上面。

见小叔回来,侄女秦婉欢呼着说:“小叔回来了啊,来和我们一起烤火。”

秦明坐下,看着秦苏和秦婉,笑着问道:“今天练字了没有?”

秦明的话音落下,秦苏和秦婉都默契地低下了头,小脸上露出了几分羞愧。

秦明见状,不由得摇头笑了笑,两个侄女还小,大侄女秦苏今年五岁,小侄女秦婉才三岁。

想着这个时代很多女子都不识字,秦明就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教她们学习认字,还提供笔墨给她们练字。

可能是年龄太小,两个侄女对练字没有多少耐心,每次都要他回来监督才会认真一点。

秦明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伸出双手,分别摸了摸秦苏和秦婉的头,说道:“练字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写字,更是为了培养你们的耐性和专注力。知道吗?”

秦苏和秦婉点点头,虽然有些不愿,但也能感受到小叔的用心。

秦明见状,微微一笑,提议道:“那不如我们来点有趣的吧,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谁赢了就可以不用练字。”

秦苏和秦婉顿时眼睛一亮,玩游戏好啊!她们可喜欢玩游戏了。

秦明笑着解释道:“这个游戏叫做‘猜字谜’,我会出一个字谜,猜中还有奖励。”

秦苏和秦婉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秦明看着她们的样子,缓缓说道:“谜面是‘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人中间站,喜事大声讲。’”

秦苏和秦婉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试图解开这个谜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秦苏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喊道:“我知道了,是喜庆的庆字!”

秦明笑着点头,夸赞道:“苏儿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秦婉在一旁傻乎乎的看着姐姐,她还没学过这个字呢!田冬竹也一直笑眯眯的看着小儿子和孙女们的互动,觉得特别温馨。

秦明从背篓里拿出两双漂亮的小手套,“看,这是小叔今天从县城给你们带回来的礼物。”

秦苏和秦婉高兴的站起来,连忙接过小手套,秦苏还把狗子递给秦明,“小叔,帮我抱着小黄,我要戴上这手套。”

抱着狗子的秦明…

“喜欢吗?”秦明问。

“喜欢,太喜欢了!”两个侄女异口同声。

“娘,这个是您的。”秦明又递给田冬竹一双大人的手套,这手套戴上能露出五个手指,不影响母亲缝制衣服。”


猪卖完了,最后一块肉送给了秦屠夫,以酬谢他杀猪辛苦!

总共得了五两银子,比去县城卖预计价格少了一半,胜在改善了全村人的伙食。

买了肉的村民面带笑容向大壮他们道谢,然后相互告别散去。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几乎各家各户厨房里都飘起了肉香。

秦家的晚饭桌上,秦奋和秦明各拿出一大包铜钱放在桌上。

“爹,娘,这是我们今天分到的银子,我和小弟各一两五,大壮得二两,那猪是大壮打死的,也是大壮带我们上山。”

秦老三看着那些铜板,笑的见牙不见眼,“嗯嗯,应该的,不能让大壮吃亏。”

田冬竹将桌上的铜板推回给他们,“你们都不小了,手上也要留点备用钱,我和你们爹老了,脑瓜子没有你们灵活。

以后还得靠你们想法子赚钱,赚到钱了再交给我不迟,只有一条,昧着良心的钱不能赚,记住了吗?”

“哎哎,娘你放心,我们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大哥秦奋表态。

秦明:“儿子明天去城里看看有没有抄书的活,赚钱练字两相宜。”

“好好,这事,娘支持你。”田冬竹连连点头。

“儿子明天坐大牛叔的牛车去吧!咱们家这匹黑马,是自家留着还是卖了去,您二老商量好了给个说法,我和大哥都听您们的。”

夜间,老两口躺着闲聊。

“孩他娘,今个两个儿子上交铜钱给你,你怎么不收着?万一他们弄丢了呢!”

“孩他爹,孩子们都不小了,你看老大平日里一点私房钱都没有,想给老婆孩子买个花儿戴都买不起。这不是影响他们夫妻感情吗?”

“我看他们感情好的很,一到晚上就不消停,我们老头子老婆子倒没什么,这不是三儿现在年轻力壮,血气方刚 ,身边还没个人,可别把孩子憋坏了。”

“死老头子,这是你这个当爹的该说的话么?你给我闭嘴。”

“我不想掌钱是我这人心软,好说话,钱放在我手里也留不住,唉!”



“孩他爹,睡着了?”

“没。”

“没睡咋不吭声儿?”

“不是你让我闭嘴的么?”

“好了,好了,不用你闭嘴,你说这匹马怎么办,留着还得给它盖个马棚,卖了吧,又有点舍不得,这马挺温顺的。”

“还有这三儿的亲事,张员外那边又没动静了。”

……

又一次坐上大牛叔的牛车,车上那些大妈大婶昨日刚见过秦明,和善的与他搭话。

这一大早进城的人还不少,大妈大婶她们有的是去卖家里收集的鸡蛋,山里采摘的蘑菇,有的是加工好的手工活,比如绣帕,荷包之类的。

牛车上还有几个壮年汉子,说是要去河码头那给人搬运货物,做的是力气活,赚的是辛苦钱。

从他们三言两语中,秦明能感觉到他们在县城中做活处境艰难,经常会受到一些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此外,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村民进城想找个合适的工作,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能坐牛车进城的还只是少数人,更多的人为了省几文钱,早早起身,叫上几个同伴,靠着双腿走去县城找事干。

有人问起秦明去县城做什么,秦明如实回答道:“和你们一样,去找找赚点家用的活计。”

一汉子羡慕的说:“秦秀才你是读书人,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听说可以去书肆抄写各种书赚钱,还能去富贵人家当私塾先生,月银都有三到五两。”

“哦,你们去城里做工,是按月算还是按天算?”秦明问出口就后悔了,打听别人收入在前世可是大忌。

不曾想,汉子毫不在意,还实诚的回答:“我们做的都是零工,做几天没事了又得重新找活,干一天活工钱大概25到35文,不同的活价格也会有差异,找不到活时一文都没有。”

众人聊着就到了县城,大牛叔说了回村的大概时间,村民们与同伴们离开。

秦明今天是打算坐牛车回去的,就跟牛叔报备一下。

告别牛叔,秦明漫步走到县城的大街上,依旧背着那个旧背篓,这背篓放取东西都很方便,秦明从超市拿东西出来也可以作为遮挡。

走在大街上,路人行人来来往往,秦明仍然感到迷茫,身上只有不到二两银子,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

问人打听后,找到城里颇有名气的一家书肆,书肆门前的牌匾上书写着墨轩文宝秦明走了进去。

书肆内,光线柔和,木质的书架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与书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文学氛围。

有几个小厮模样的在摆放书籍,尽量不打扰到店里浏览书籍的顾客。

书肆的主人是一位满头华发的老者,他坐在柜台后,翻动着手中的书。

书架上整整齐齐陈列着各种书籍,秦明在书架旁徘徊许久,走马观花的翻看了好些书籍。

这些四书五经,是他过去未曾接触过的领域。

但现在,秦明却能凭借原主的记忆,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华发老者这时起身,无视其它顾客,径直走到秦明身边,问:“公子是读书人吧?是想买书?”

秦明随手将书递给老者:“老丈,请问这部书籍多少银两?”

华发老者接过看了一眼,笑着道:“这部书要二两银。”

想到自己背篓里不到二两的文钱,秦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换了个话题。

“老丈,小生想向您打听一下,这里可招抄写书籍的写手?”

华发老者微微点头,说道:“有的,小店有不少富贵人家下的订单,抄写经书之类的最多。”

秦明:“经书?都是哪些经文?”

华服老者给他答疑解惑:“诸如《吉祥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这些。

公子有所不知,时下夫人小姐们去寺庙都爱捐赠经文,她们自己又写不好,就会派遣人来买,要求抄写的经文字迹工整,没有错漏。

书法越好,抄写的经文价格越高,低则几百文,高的没上限,几十两也是有过的。”

见秦明听的认真,老者又接着说:“除了抄写经书,还有《书经》、《诗经》、《礼》、《乐经》、《春秋》等。”

“还有一些临时需要书写的,比如碑文,书信,商家招牌告示…”

秦明斟酌着说:“老丈,可否让我书写几行字,看看能不能达到抄写标准?”

“自是可以,老夫就是看出你是读书人,才过来说话,你随老夫去后院。”

华发老者说着话带着秦明往里走。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