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天天小说 > 现代都市 > 废土末世:我重生在异世耕田结局+番外小说

废土末世:我重生在异世耕田结局+番外小说

人世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至于伍小宝,他没什么反应,反而是一脸的吃瓜相。这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他对宗族意识什么的毫无感觉。他只是有些好奇他爹的身世,他在心里幻想着他爹莫不是什么流落在外的皇子或者贵人吧?不过他也就是在心里吃一下他爹的瓜,他根本不在乎他爹的身世如何,他觉得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挺好的。余婆子道:“族长,还有三叔,我可没有胡说,不信你们问问伍成。”伍成见所有人都盯着他,而且余婆子都把话说死了,他最后看了目光有些呆滞的伍大郎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这一下,所有人又都看向伍大郎,而他们的眼神带着异色。伍大郎被他们的眼神刺激到,他低下头,双手紧紧握着。伍大郎又缓缓抬起头,他看向自己喊了几十年的爹娘,他眼神带着询问,还带着一丝哀求。伍成面无表情,余婆子则是一脸...

主角:时海安范寻春   更新:2025-03-18 15: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时海安范寻春的现代都市小说《废土末世:我重生在异世耕田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人世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至于伍小宝,他没什么反应,反而是一脸的吃瓜相。这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他对宗族意识什么的毫无感觉。他只是有些好奇他爹的身世,他在心里幻想着他爹莫不是什么流落在外的皇子或者贵人吧?不过他也就是在心里吃一下他爹的瓜,他根本不在乎他爹的身世如何,他觉得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挺好的。余婆子道:“族长,还有三叔,我可没有胡说,不信你们问问伍成。”伍成见所有人都盯着他,而且余婆子都把话说死了,他最后看了目光有些呆滞的伍大郎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这一下,所有人又都看向伍大郎,而他们的眼神带着异色。伍大郎被他们的眼神刺激到,他低下头,双手紧紧握着。伍大郎又缓缓抬起头,他看向自己喊了几十年的爹娘,他眼神带着询问,还带着一丝哀求。伍成面无表情,余婆子则是一脸...

《废土末世:我重生在异世耕田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至于伍小宝,他没什么反应,反而是一脸的吃瓜相。

这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他对宗族意识什么的毫无感觉。

他只是有些好奇他爹的身世,他在心里幻想着他爹莫不是什么流落在外的皇子或者贵人吧?

不过他也就是在心里吃一下他爹的瓜,他根本不在乎他爹的身世如何,他觉得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挺好的。

余婆子道:“族长,还有三叔,我可没有胡说,不信你们问问伍成。”

伍成见所有人都盯着他,而且余婆子都把话说死了,他最后看了目光有些呆滞的伍大郎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这一下,所有人又都看向伍大郎,而他们的眼神带着异色。

伍大郎被他们的眼神刺激到,他低下头,双手紧紧握着。

伍大郎又缓缓抬起头,他看向自己喊了几十年的爹娘,他眼神带着询问,还带着一丝哀求。

伍成面无表情,余婆子则是一脸冷漠。

族长看着伍成,“伍成,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把事情说清楚。”

族长不想听余婆子说,相对来说,他更相信伍成说的话。

其余人也都竖起耳朵听着,他们也都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都是看着伍大郎长大的,按理说伍大郎不应该不是伍家血脉才是。

其实这也就说得通伍成老两口为啥对伍大郎不好了,不是自己亲生的,当然就不心疼了。

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伍成也没什么好瞒着的了,于是他就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事情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伍成和余氏成亲了两年一直没有孩子,该看大夫的也看过了,大夫也说不出什么问题。

伍成和余氏就商量想抱养一个孩子,但伍氏有族规,族人可以抱养或是过继子女,但不是伍家的血脉不能入伍家族谱,只能当义子义女来养。

于是两人又和余氏的大哥大嫂商量,让他们再怀一胎,孩子生下来就给他们养。

余氏大嫂怀孕后,余氏就回了娘家,说是保胎。

可就在余氏大嫂要生了时,伍成却捡到了伍大郎。

伍成抱着伍大郎去了余氏娘家,有了儿子他也不要余氏大哥家的孩子了。

为此他们当时还和余氏大哥大嫂吵了一架。

伍成和余氏带着孩子回了伍家村,对外宣称余氏生了个儿子。

在伍大郎小时候,伍成两口子对伍大郎还是挺好的。

不过在七年后,余氏却突然怀孕,这下可把伍成和余氏高兴坏了,这可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在伍二郎出生后,两口子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亲生的儿子。

从此伍大郎就就开始了他牛一般的生活。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当大家都知道事情原委后,一个个又把目光投向伍大郎。

伍大郎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伍成和余婆子。

余婆子又开口了,“伍大郎,你们一家不是要过继出去吗?我成全你们,现在你们一家和我们家没有关系了。

不过你们想要过继出去,得把这些年养育你花的钱补回来才行。”

余婆子又看向六叔公,“六叔,人我已经放了,您想要求过继就过继吧。”

六叔公也在发怔,他看了看伍大郎和伍小宝,他是真的想过继他们父子,但……


伍小宝一听六两银子,他立马磕头道:“多谢大人主持公道,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清江县有大人这样的父母官,真是我们清江县百姓之福啊!”

“行了。”赵县令打断了伍小宝,他怕伍小宝继续再说下去。

虽然他也喜欢被治下百姓夸赞,但被一个八岁的孩子这样夸,他有些不好意思。

赵县令又一拍惊堂木,然后让张大海和吴大嘴各拿了三两银子出来赔给伍小宝。

张大海十分不情愿,但县令大人的话,他不敢不听。

只好把揣进怀里还没捂热乎的二两银子拿了出来,而且还倒赔了一两银子。

吴大嘴就更不用说了,她还觉得自己很冤呢,可她也不敢违抗县令大人的命令。

吴大嘴也只好掏出三两银子来给了伍小宝。

最后,赵县令让衙役押着张大海和吴大嘴下去打板子。

张大海大喊道:“大人,我们已经赔了银子,为何还要挨板子啊?”

赵县令哼了一声,“哼,银子是赔偿给伍家的,但你们犯了法,那就得受到处罚。

这次打你们板子是轻的,要是再犯,本官将你们流放出去做苦役。”

张大海不敢吭声了,只能老实的被拖出去挨板子。

最后赵县令让族长回去后找人帮忙把伍小宝家今年的冬小麦种下去。

族长自然是答应,就算赵县令不说,这几天他家里的活干得差不多了,他也是打算去帮伍小宝家种冬小麦的。

事情结束,伍小宝一行人出了县衙。

江氏被伍小宝和大丫搀扶着还没缓过神来。

大丫时不时的看着自家弟弟,她觉得弟弟太厉害了。

砍伤了人,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还得了银子。

族长则是神色复杂的看着伍小宝,他觉得伍小宝这孩子太不容易了,现在他们家几乎就靠伍小宝撑着。

“族长,麻烦您将牛车赶去保医堂。”伍小宝说道。

族长以为伍小宝是要去给他爹拿药,点了下头就赶着牛车去保医堂。

江氏问:“小宝,你爹的药还有三四天的,你今天要给带药回去吗?”

伍小宝道:“娘,不是给爹抓药,今天你难得来县城一趟,正好带你去保医堂让大夫给你瞧瞧,保医堂大夫的医术要比张大夫的医术好些。”

江氏忙道:“小宝,娘不用去看,银子得留着给你爹吃药。”

伍小宝:“娘,银子的事儿你不用操心,你的身体也很重要的。

眼看马上要到冬天了,你的身体一到冬天就难熬。

趁这段时间好好调一调,到冬天娘就没那么难受了。”

“小宝,娘的身体不要紧,现在家里缺银子,还是把银子留着吧。”

“娘,你听我的,儿子会想办法赚银子的,而且今天还白得了四两银子。

咱们就用白得的银子给娘治身体,娘的身体好了,我和大姐她们才能放心。”

族长开口道:“芸娘啊,你就听小宝的吧。

小宝是个孝顺的孩子,你就全了小宝的孝顺之心。

你身体要是好起来,他的压力也要小些,你也不想让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他身上吧?”

江氏不说话了,只是眼里有泪花。

是啊,现在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了孩子身上,她的确要将身体养好。

这会儿看病的人有点多,伍小宝等了一会儿才带着江氏进入汪大夫的诊室。

汪大夫见是伍小宝,以为是伍大郎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就问道:“你爹出事儿了?”

伍小宝摇头道:“汪大夫,我爹身体没事儿,我是带我娘来让您给瞧瞧的。”

伍小宝把江氏拉到凳子上坐下,“汪大夫,我娘身体亏空得厉害,这些年也一直有在吃药,可是没什么效果。

我们今天到县城来有点事儿,刚好来让您给瞧瞧。”

汪大夫点头,示意江氏伸出手臂把脉。

汪大夫把过脉后,和张大夫的诊断一样,就是身体亏空得厉害。

汪大夫道:“你娘以前吃的药方可有带来?”

伍小宝:“药方没带,但是药方上的药名和重量我都记得,我背给您听。”

汪大夫点头,示意伍小宝背。

伍小宝将药方背出来后,汪大夫再三询问伍小宝没有记错后开口道:“药方没问题,只是用的药都是次一些的,效果不是很好。”

汪大夫看着伍小宝,然后又问:“你们是要用好点的药还是差点的?”

伍小宝问:“汪大夫,我娘的身体能治好是吧?”

汪大夫笑着点头,“能,多吃上一段时间的药好好调养,吃食上也开好些,身体能养回来。”

伍小宝就道:“那就用最好的药,要是太差的药都没有效果。”

汪大夫笑眯眯的出声问:“你确定用最好的药?”

伍小宝有些不确定的问:“汪大夫,用最好的药,一副药需要多少钱啊?”

汪大夫伸出两根手指,伍小宝心里有数了,他肯定道:“二百文,没问题,还能承受得住。”

汪大夫伸出的两根手指晃了晃,“不是二百文,是二十两银子一副。”

“什么?”伍小宝差点儿被自己口水呛到。

二十两一副?那还不得要了他的小命儿?

江氏也被吓了一跳,她起身就要走,“小宝,娘没事儿,咱们回家吧?”

汪大夫见吓到江氏了,他立马压了压手,歉意的说道:“夫人莫怪,老夫和小宝这孩子开个玩笑,不用二十两的。”

江氏……

伍小宝瞪大眼睛看着汪大夫。

汪大夫也有些尴尬,他其实是因为这段时间与伍小宝相处下来觉得这孩子很不错,所以想逗逗他,结果没想到把人家母亲给吓到了。

但他也没有说假话,要是真像伍小宝说的用最好的药,一副药的确也要十几二十两银子。

只不过这样的药,伍小宝家里是肯定吃不起的。

汪大夫轻咳一声,然后道:“一百文、二百文一副的药都有,你要抓哪一种的?”

伍小宝气鼓鼓的瞪了汪大夫一眼,看着这老头很正经的,没想到也喜欢逗人玩儿。

但伍小宝还是说道:“给我来二百文一副的。”


赵县令又是一愣,他旁边的妇人闻言也是一愣,然后掩嘴而笑,“你这小家伙可别乱说,我是他夫人。

我的年纪可不小了,你可别喊我姐姐,不然别人听见还不笑话我。”

“漂亮姐姐是赵大人的夫人?”伍小宝瞪大眼睛,那表情,完全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伍小宝又转头看向赵县令,羡慕不已的说道:“赵大人真是好福气啊,能娶到这么年轻漂亮的姐姐做老婆,您这是要羡慕死别人啊!”

赵县令嘴角抽搐,赵县令的夫人则是一直掩嘴笑个不停,看上去十分开心的样子。

赵县令瞪了伍小宝一眼,然后又问,“你的脸要不要紧?”

“多谢大人关心,不要紧的。”伍小宝把背篓偏过来给赵县令看,“大人喜欢吃蜂蜜吗?”

赵县令看向伍小宝的背篓,“你背篓里的是蜂蜜?”

“是的大人,大人要是喜欢的话,这些蜂蜜就送给大人好了。”

伍小宝又看了赵县令夫人一眼,然后说道:“蜂蜜不但能养胃,而且还能美容养颜,女人长期喝蜂蜜,皮肤会变得光滑细腻。”

赵县令还没说话,县令夫人就开口道:“蜂蜜可是好东西,平时想买都买不到。

你这里有多少蜂蜜,我们全要了,也不能白要你的,该多少银子我们买了。”

伍小宝摇头道:“怎么能要赵大人的银子,昨日多亏了赵大人为小的主持公道,这些蜂蜜就当是小的对赵大人的感谢。”

“行了……”赵县令道:“你把本官当什么了?你这是要贿赂本官吗?”

伍小宝缩了缩脖子,好像被吓到了一样。

县令夫人拍了赵县令一下,“行了,你别吓唬人家孩子了。”

县令夫人又看向伍小宝,问:“你称一下蜂蜜有多重,还有你打算卖什么价格?”

“夫人,蜂蜜我们在家已经称过,这里有十三斤多点,您再称一下。

至于价格,我也不知道蜂蜜是什么价,夫人看着给就行。”

伍小宝把背篓放下,又把背篓里的秤拿了出来,示意县令夫人自己称一下。

赵县令身后的小斯上前,要接过秤来称。

赵县令摆手,然后亲自接过秤来称重量。

伍小宝把背篓里装蜂蜜的大罐子抱了出来,示意赵县令来称。

赵县令却没有动手,因为现在只能将蜂蜜和着陶罐一起称重量,但他们没有东西装蜂蜜,也没法儿称陶罐的重量。

赵县令问伍小宝,“你们还有其他事没有,要是没有其他事情,你们跟我们一起回去,我们把蜂蜜腾出来了才能把陶罐给你。”

伍小宝说道:“我们也没什么事情,就是还有几只野鸡野兔要卖。”

“野鸡、野兔?”县令夫人开口问:“野鸡野兔在哪儿呢?”

三丫一直背着背篓站在伍小宝身后,听见对方说要看野鸡野兔。

三丫立马上前把背篓放下让他们看背篓里的野鸡野兔。

赵县令和县令夫人看见背篓里的野鸡和野兔都还是活的,县令夫人道:“你们的野鸡野兔我们也都买了,你们跟我们一起回去吧。”

伍小宝高兴的答应,能一下子把东西都卖完,省了不少事儿,他自然高兴。

伍小宝和三丫背着背篓跟着赵县令他们一起回县衙。

赵县令看着跟在伍小宝身后眼睛大大的小姑娘问伍小宝,“这是你二姐还是三姐?”

伍小宝回道:“大人,这是我三姐,我大姐和二姐在家帮忙干活。”


我不想以后我们家有了什么好东西都被他们抢走。”

伍小宝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还有就是娘,阿奶怎么对娘的,爹你最清楚。

娘的身体不好你也知道,我不想娘被他们气出个好歹来,我希望爹和娘都平平安安的长命百岁。”

伍小宝的话说完后,屋里很安静。

伍大郎沉默着,江氏的眼眶又红了。

三丫则是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伍小宝。

伍大郎看了看儿子和女儿,又看了看妻子,过了一阵儿才开口道:“小宝,你让爹想想可以吗?”

伍小宝点头,“嗯,爹你好好考虑考虑。”

下午,伍小宝和大丫她们把田里的干稻草都弄回了家。

然后将稻草围着屋前的一颗树扎成了草树。

稻草可以引火用,冬天没草了,也可以给牛当草料。

扎成草树后,就算是下大雨下大雪都不怕,最多草树上面一层的稻草会湿掉,但下面的稻草还是干的不会坏掉。

晚饭时,一家人都安静的吃着饭,没有了往常热络的气氛。

伍大郎打破沉寂,开口问:“小宝,要是过继的话,你打算过继到谁家?”

伍大郎后来想了很多,想到一直以来母亲对妻子责骂,想到母亲动不动就骂几个孩子‘死孩子’。

想到下午儿子回来时那满脸是血的模样……

伍大郎的心又被揪了一把,他不能再让妻子和孩子这样被欺负下去。

伍小宝抬头看着伍大郎,“爹,你同意我们过继出去?”

伍大郎轻点了下头,“过继出去也好,这样你们都能安心的过日子。”

“你想过继到谁家?”伍大郎又问。

“现在还不知道过继到谁家,还要看别人愿不愿意接纳我们一家。

等忙完这段时间我找族里的人问问看吧,要是有愿意接纳咱们一家的,而且也合适的,咱们就过继。要是没有人愿意接纳咱们一家……”

伍小宝看着伍大郎和江氏,然后开口,“爹、娘,要是没人愿意接纳咱们一家子,等我存够银子,我打算搬出村子,离开这里。”

“搬出村子?”伍大郎和江氏还有大丫她们三个都看着伍小宝。

“咱们要搬去哪儿?”江氏问。

伍小宝看出爹娘对搬出村子有些惧意。

对于搬出村子,他们是有些畏惧和害怕的。

在村子里有族人、有田地,他们能靠着田地过日子,有什么事情,族人也会帮衬一二。

要是离开这里,他们能去哪儿?

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又靠什么生活?会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欺负?

“娘,我只是这么一说,那是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会离开村子。

不过爹娘和姐姐们都放心,就算是离开这里,我也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不会让人欺负你们。”

这也就是伍家老两口,毕竟他们是便宜老爹的亲生父母,伍小宝他不好动手。

要是换作其他人这样欺负他们一家子,敢这样动他一个试试?

伍小宝保证搞不死他们。

其实伍小宝心里也有想过继过去的人选,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第二日,伍小宝又一大早去林子里转了一圈。

回来时又带回来了两只野鸡和两只野兔。

伍小宝今天不打算去县城,今天他要先去犁田。

有了牛犁田,还是要种一些冬小麦才行。

野鸡野兔都是活的,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

等明天再收取一些野物后再拿去县城卖,刚好明天要带伍大郎去医馆。


杨秀才声音和缓了不少,他对伍大郎开口道:“你去找个人来帮忙割稻子吧,你父亲不是在家吗?让他来帮你几天吧。

小宝要参加明年二月的县试,这半年一定要让小宝好好读书,不能被耽搁了。”

伍大郎正要说话,伍小宝抢先说道:“杨先生,您又不是不知道老屋那边和我家的关系,他们怎么可能会来帮我爹干活?”

杨秀才想到伍大郎父母做的事情,不由又叹了口气,这对父母偏心也偏得太狠了些。

伍大郎还有一个弟弟,伍二郎是个读书人,现在是名秀才。

为了伍二郎读书,伍家老两口把家里的全部积蓄都花在了伍二郎身上。

连伍大郎挣的钱也全都给了伍二郎读书用。

家里的活,伍二郎一点都没有干过,全都是伍大郎在干。

但是,这伍二郎是个白眼儿狼,中了秀才后,就把伍大郎一家提到一边,一点都不感念大哥对他的付出。

伍家老两口对于伍二郎的做法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这就是应该的,认为伍大郎一家不应该拖累小儿子。

伍家老两口听取小儿子的建议,将大儿子一家给分了出去。

伍二郎有了秀才功名,名下可以有五十亩土地可以不用交税的份额。

但伍大郎被分出去时,一亩地的免税份额都没有分给他,就把伍大郎自己的土地分给了他,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伍大郎和江氏都是本分人,就算被这样亏待,他们什么都没说。

伍家的族长和一些族人都觉得伍家老两口和伍二郎做的有些过分了,但这是人家的家事,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伍大郎家现在住的房子还是一些族人帮忙一起盖的。

伍小宝对伍家老两口很是厌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大房的不公。

还有就是余婆子经常对江氏打骂,稍有不顺心就骂大儿媳妇儿。

所以伍小宝对伍家老两口一点亲情都没有,他也从不去老宅那边。

杨秀才看了看伍大郎和伍小宝他们,他一咬牙,说了声“你们等着”,然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杨秀才走后,伍大郎看着伍小宝说道:“小宝,你明年要去县城考试?”

伍小宝对伍大郎呲牙一笑,“爹,明年我要去给爹和娘考个童生回来,后年再考个秀才回来,到时咱们家的土地也不用交税了。”

伍大郎听儿子说要给他考个秀才回来,他双眼发亮。

“好、好、好!小宝,田里的稻子你不用管了,你还是去学堂吧,你一定要给爹考个秀才回来。”

伍家老两口那样对他们,虽然伍大郎嘴上什么都没说,但是他心里都清楚,父母和兄弟都看不起他。

要是他儿子也成了秀才,那他就可以在父母面前抬起头来。

“爹,我都说了,不着急这几天,我心里有数的,爹你就放心吧,儿子一定会给你和娘考个秀才回来的。”伍小宝啪啪拍着胸脯说道。

“唉······”

伍大郎重重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四人继续埋头干活,可没一会儿,杨秀才又来了。

这次不光是杨秀才一个人过来,他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还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伍大郎看见过来的几个人,他问喊道:“族长、三叔公、五叔公、六叔公,还有几位叔伯,你们怎么来了?”

没错,来的正是伍氏的族长和三位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有几位在族中说得上话的人。

杨秀才指着伍小宝对他们说道:“伍族长,以及几位伍家的长辈,你们看看吧,读书天赋这么好的苗子却在田里干活,真的是太浪费了。

小宝这孩子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定会考上秀才,而且还有希望会成为举人。”

族长和三位族老听杨秀才说举人,他们都看向杨修才。

族长问:“杨先生,伍小宝的读书天赋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他真的有希望成为举人?”

杨秀才道:“就这么说吧伍族长,伍小宝虽然有时候很调皮,但他是我教过、也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不管是什么文章,只要我讲一遍,他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他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

“他和伍二郎比如何呀?”三叔公问。

杨秀才:“伍二郎根本不能和伍小宝比,我记得伍二郎是十六岁才考中童生。

而小宝明年就要参加县试,他今年才八岁,明年也才九岁。

而且我认为他有九成的把握能考上童生,九岁的童生,各位见到过吗?”

“既然杨先生如此看好伍小宝,那就好好培养。”三叔公又开口道:“德润呐,你安排几个人来帮伍大郎收粮食,让伍小宝到学堂里好好读书去。”

德润是族长的名字,他也觉得这么好的读书种子不能浪费了。

“三叔放心,我会安排好。”族长应下,然后看向伍小宝,“小宝,你赶紧跟杨先生读书去,你家里的事我会找人来帮忙。

你可要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了杨先生对你的期望,争取考个举人为族里争光。

要是你以后能进入衙门当官,那对整个宗族来说,都有莫大的好处。”

伍小宝愣住了,他没想到杨先生会将族长和族里的几位族老都喊了过来,而且族长还说要叫人来帮家里干活。

族长他们这样,让伍小宝好有压力啊,他不想当官儿,他读书只是方便他为以后做事情找借口,再就是当了秀才以后家里土地可以免税。

伍小宝对着族长和几位族老行了礼道:“族长爷爷,还是算了吧,我们自己收稻子就好,我不想辜负大家的希望。”

族长皱眉,“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伍小宝又行礼道:“族长爷爷,我不是没有信心,而是我读书不是为了当官儿。”

“不是为了当官儿?那你是为了什么?”

不光族长看着伍小宝,三位族老和其余人也都看向他。

伍小宝道:“族长爷爷、太叔公,还有各位叔公、叔伯,我读书不是为了当官,而是想多学些知识后,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你读书是为了种粮食?”

所有人都看着伍小宝,特别是杨秀才,他有点被气到了。

谁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后,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当官走上仕途?最起码也要当一个文人,成为文学大家。

而伍小宝呢,他读书就是为了种庄稼,种庄稼还用读书吗?只要是个人就会。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