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采芹小五子的其他类型小说《决战1941:浴血杀倭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A大雪满弓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俩人一进院,小五子解开绳子,把柴火抱进柴垛码好。小兰急不可耐地就在院子喊了起来:“爹,妈,咱家来客了。爹,你看这是谁?”屋里出来个中年人,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袄,疑惑地看着小五子。小五子弄完柴火走过来叫了一声:“大爷,我是小五子啊,殿臣的儿子,小时候来过。”刘小店一拍脑门,“哎呀~哎呀~这都长这么大了?我以为你和你爹一块没了呢,这几年都跑哪去了?也不说给我来个信儿。”说着眼睛红了,用手拭了拭眼角。说:“快进屋,你说你这孩子,自己亲大爷家,来就来呗,还拿啥东西呀?”小五子说:“也没啥值钱的,都是过日子用的。知道您好喝酒,这买了一坛子小烧。”边说边把爬犁上的东西一样样拿下来。这时小兰妈也出来了,小五子说:“大娘,还记得我吗?”大娘笑着说“上...
《决战1941:浴血杀倭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俩人一进院,小五子解开绳子,把柴火抱进柴垛码好。小兰急不可耐地就在院子喊了起来:“爹,妈,咱家来客了。爹,你看这是谁?”屋里出来个中年人,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袄,疑惑地看着小五子。
小五子弄完柴火走过来叫了一声:“大爷,我是小五子啊,殿臣的儿子,小时候来过。”刘小店一拍脑门,“哎呀~哎呀~这都长这么大了?我以为你和你爹一块没了呢,这几年都跑哪去了?也不说给我来个信儿。”说着眼睛红了,用手拭了拭眼角。说:“快进屋,你说你这孩子,自己亲大爷家,来就来呗,还拿啥东西呀?”小五子说:“也没啥值钱的,都是过日子用的。知道您好喝酒,这买了一坛子小烧。”
边说边把爬犁上的东西一样样拿下来。这时小兰妈也出来了,小五子说:“大娘,还记得我吗?”大娘笑着说“上次你爹领你来,要不是你哭天抹泪地要跟你爹走,你现在就是我儿子了,我还能不记得你?”
小五子上次来时大概六七岁,他干爹是觉得孩子太小,在山里学不出好来,而且应该有个女人照顾。原打算让表哥两口子养着,自己经常来照看一下,生活也能安定一些。
可小五子小时候亲爹就没了,又被亲妈抛弃,心理上早就有一定的阴影,非常害怕再次被抛弃。他干爹要走时,孩子抓着殿臣的衣角放声大哭,都哭得背过气去了。最后殿臣实在有些心疼,把他往腋下一夹就走了。从那以后小五子都是一口一个爹,再没称呼过干爹。
一家人进屋,大爷家也是两间房,一进门南北两个灶坑,因为里屋有南北两铺大炕。小五子说:“把那狼肉炖上吧,狼皮不错,能做个好帽子。”大家一起动手,小五子和小兰烧火,大爷两口子做饭,两个灶一起烧。不一会,炖肉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小兰都好久没有吃肉了,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等狼肉炖好了,那边豆包也熟了,一家人上炕吃饭。大娘把烫热的酒端上来,大爷说:“五子,陪大爷喝两口?”
小五子说:“不瞒大爷说,我头几天受了点伤,不能喝,等过几天伤好了我好好陪大爷喝一顿。”大娘接口说:“喝什么喝?他还是个孩子呢!”
看来大爷家日子过得很拮据。要不是小五子带来这么多东西,大爷家都没什么招待他的。
一顿肉给大伙都吃撑着了。小丫头躺炕上不会动了,被大娘打了两巴掌,赶出去消化食儿。
大爷还拿着酒盅抿着,开口对小五子说:“这次回来就别再走了,你爹当初不听我劝,好好的日子不过,太能折腾。你还小,就留在我这吧,别跟你爹学,别折腾了,等我老了还指着你给我送终呢。”
小五子知道大爷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大爷对他真是当亲儿子看的。小五子内心很受感动,就说:“我还有些事没办完,等我办完事,如果还活着,就回这儿来给大爷养老。”大爷听这话就想起殿臣来,不禁老泪纵横。
小五子说:“有什么办法给我整个良民证,我过一阵要去趟新京,没有证件上不了火车。”大爷说:“一会跟我去一趟老杜家,让屯里人认认你,就说你是过继给我当儿子的。杜家老爷是屯长,他家大少爷是蛟河警署的,求求他们备不住能办,把那张狼皮拿着吧?”
小五子说:“明天去买点好东西再去吧,我有钱。”大爷说:“有钱也省着点花,这年头挣点钱多不容易呀!”小五子掏出一百块钱,递给大爷说:“这是我孝敬您的,您收好了。”他没敢多拿,怕吓着他们。大娘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问:“五子,哪来的这么多钱?可千万别让人看见啊!”
大爷两口子也知道小五子爷俩以前是干什么的,但还是有点心慌。大娘说:“不如明天我领他去蛟河,直接去大少爷家去求大少奶奶,惠芳那人好说话。”大爷点点头,说:“我明天去江里收网就不去了,你领他去吧,回来咱们吃鱼。”
看事情有了眉目,小五子放下心来,把盒子炮拿出来让大娘收好。马牌撸子小巧方便,他得随身带着。大娘收拾好桌子给他在北炕铺了被窝,被子上全是补丁,都露棉花了。小五子暗自决定明天得多买点东西回来。
不一会小丫头也回来了,大伙也都累了,吹灯睡觉。小五子这些天心里都绷着根弦。终于能放松了,头粘上枕头就睡着了。
睡梦中见到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人,他干爹,那个一身匪气却是全世界最爱他的人,面对他永远都是欣赏的笑容。
杨司令,那个天神一般的男人,那是所有抗联孩子的偶像,是他告诉孩子们,坚决不能做亡国奴。
魏政委,那个温文尔雅又智慧如海的男人,他的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
采芹婶子,他心底深处当母亲看的人。
金豆子,他一直当做哥哥,却背叛了大家的男孩。
云姐,他一直当做姐姐,人生导师,还有他少年懵懂爱恋的女人。
这些人和事在脑海里走马灯一般骤来骤去,十六岁的小五子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
天刚亮,大娘就起来做饭,煮了点粥,蒸了一锅窝头。把昨天剩的狼肉再回回锅。一家人又饱餐了一顿。
大爷拿了家伙事儿,去江边起网。小五子收拾了一下,准备和大娘坐拉脚的马爬犁去蛟河办事,小兰也要跟着。大娘让她看家,小丫头嘴撅得都能挂油瓶子了,小五子说:“带上她吧,我打算给她买身衣服,她去了能试试合不合身。”于是小兰漂亮的大眼睛里满是笑意,高高兴兴地跟了上来。
这里离蛟河街二十多里地,早起去蛟河的人还挺多,两匹马拉的大爬犁上挤挤插插坐了十来个人。
大娘年轻漂亮,是屯子里的名人,大家见了都和她打招呼,问她这小伙子是谁,是不是相好的。
大娘笑骂了他们几句,一脸骄傲地说:“这是我儿子,从我小叔子家过继来的,以后就指望他了。”
大娘三十出头,比大爷小十多岁,是大爷刘小店儿在赌场上赢回来的。刘小店儿这一辈子都抠抠搜搜的,就是好赌,耍钱从来不抠搜。以至于家里所有东西都输光了,不过却赢了个老婆。
大娘娘家姓孙,大号叫孙桂芝。家里穷,十五岁嫁给本村的张木匠了,张木匠给她爹一头大牤子做聘礼。漂漂亮亮的黄花大闺女,就值一头牛。
婚后没生孩子,张木匠喝大酒耍大钱,喝多了有时会打老婆。干木匠活挣点钱基本都输了,有一次和刘小店儿对赌,输红眼了,把老婆顶二十块大洋压上了 ,一把就输了。
这个年代的东北人,很少赖赌账,当时就找人写了文书,让刘小店把人领走。刘小店当时手头还很宽裕。人又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大娘乐癫癫地就跟大爷走了,对张木匠没有一丝留恋。
马爬犁在冰上走得很快,一路沿河而上。人和马在寒冷的清晨里呼出的白气在阳光下格外明显,都像在抽烟。
到蛟河街时大多数人腿都坐麻了,有的提前下车,跟着车小跑,有的在车上哎呦哎呦地下不来车。
蛟河在前清的时候称额穆县,县城在东面的额穆索罗。前些年王德林领兵攻占过额穆县城,满洲国的县长领着手下跑到了蛟河街,因这里有日本领事馆,有日本兵保护。于是向新京方面请示,县城就迁到了蛟河街,前年更名叫作蛟河县。
小五子跟大娘说,先去买点礼物送去,回来再买家用的东西。
大娘点头同意。眼看着原来还尿炕的孩子,一晃就长大了,都能替自己拿主意了。越看越喜欢,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时所有人都停止了吃饭的动作,所有的目光都看向这里,包括大把头和他的手下。
小五子左手还拿着窝头咬了一口,一边嚼一边走过去对准刚爬起来的捂着鼻子的家伙心口窝就是一脚,把他刚吃的饭都踢了出来。然后又在那个捂裆派的家伙咽喉上踢了一脚让他那杀猪般的叫声瞬间截止,而那个瘦子还在昏迷着呢。
等那个迷迷糊糊的瘦子爬起来时,小五子已经把窝头吃完了,走过去一个鞭腿踢在他脸上又把他踢了个跟斗,但这次没昏过去。小五子再一次站到他眼前时,那家伙立马跪在地上大喊:“大哥,别打了,别打了,我们服了,再也不敢了。再有下次,你一脚踹死我。”一边说一边拉他的两个兄弟一起跪下。
小五子把脸贴近瘦子说:“让我再看见你们抢人吃的,我把你们嘎了哈拆下来,我说话算话,不信你就试试,赶紧滚!”三人相互搀扶着站起来,连滚带爬狼狈而去。
这时,大把头懒洋洋地走过来,一脸神秘莫测的笑容。
“小伙儿,真他妈尿性,是这个。”说罢一挑大拇哥,又问:“小伙叫啥名呀?家是哪的?”
小五子答:“我叫小五子,桦甸来的。”
大把头点点头,扬起嗓子喊了一声:“都听着,打今个起,小五子就是你们工头,大伙干活都听他摆愣。都听见没?”
大家都七嘴八舌地答:“听见了。”只有小五子还有点蒙圈,怎么打一架还能打出个官儿当?
其实当不当官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打这一架就是想出名,让接头的人注意自己。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和他接头的人
大坝工地上干活的工人按不同的工种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大把头二把头和一些监工队,这些监工队都拿着二尺长的马棒,所以工人们都称他们马棒队。
富二爷是工地上沙石股的大把头,主管河沙,石子的加工,老富家是旗人,据说富二爷是熙洽的亲戚,九一八后,熙洽是最早投日的大汉奸,把吉林城拱手给了日本人。在满洲国,有日本人作靠山,到哪儿都能横膀子晃。
富二爷别看是大把头,但和其他把头不太一样,对下边的工人不算苛刻,只要不犯大毛病,一些小事大不见小不见都能糊弄过去。
所以富二爷人缘非常好。每天在工地上就是抽烟喝茶,要么就晒太阳,具体事务都交给二把头干。
二把头问:“二爷,就这么给他了?这工头的位置可是有不少人惦记呢。”
富二爷笑笑:“德子,你仔细看,这小子走道右胳膊甩不起来,这是经常玩枪玩刀的人。你信不,这小子准是山上下来的。我这眼睛毒,看人准没跑。”
“再说了,一个人空手干倒仨,你看看这帮人哪个有这两下子?”
好几万人的大工地,场面真是壮观。好多地方都是用的小型轨道,和矿山用的铁皮车在来回拉料。高处用绞车,平地就用人推。
各科的科长和各股的股长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日本人,工地上监工的马棒队都是满洲人,远处山上有一个个的岗哨都是日本兵,还有日本兵巡逻队。但日本兵没事一般不往工地上来。
小五子他们的工棚子在江东岸,水电站的办公室,日本兵营也都在这边,只不过他们都在大坝根上,而囚犯的工棚在下面的孟家屯,还有好几里呢。普通工人的生活区都在西岸的小风门屯,这座水电站就以小风门命名。
老康婆子吃罢早饭哼着小曲在当院喂鸡,昨晚小赚了一笔心情非常好。
老犊子吃完饭就上前院耍钱去了,这年头山村里也没啥娱乐活动,就只剩下耍钱了。老婆子偶尔也玩两把,但不上瘾,她知道那不是正事儿。
她家在屯子紧西头第一户,门前就是进屯的主路。山外来人她家肯定第一个看见。
有一伙人从远处走来,走近了一些,才看清楚是六个人,后面五个穿着土黄色军装,戴着土黄色棉帽,脚穿高腰翻毛皮鞋。都背着大枪。枪上的刺刀闪着耀眼的寒光,发着比这冬天还要冷的寒气。
前面一人,狗皮帽子,羊皮袄,打着腿绑,皮乌拉鞋,典型的山里人打扮。这伙人走到门口时老康婆子仔细一看,这前面的小伙不是金豆子吗?
金豆子是卖杂货的小货郎,长得眉清目秀的很好看,加上嘴甜,不笑不说话,这十里八村没有不稀罕他的。
金豆子笑嘻嘻地一抱拳说:“康大娘,过年好啊?你家我大爷挺好的吧?”老康婆子笑笑说: “金豆子啊,快来进屋喝口水。 这都二月了还拜什么年,进屋。”
老康婆子知道后面几个人是日本兵,以前在桦甸城里见过这种打扮的兵。康德皇帝登基七八年了全靠日本人支持着呢。这帮人得罪不起,得小心应付。
问金豆子: “你这是干啥来了,不卖货了?”金豆子说:“特地来找康大娘帮帮忙,这几位是从濛江过来的,专门抓抗匪的。前两天有个小抗匪杀了日本人,逃到了这一片儿。我知道这十里八村有事都找康大娘,那小抗匪受伤了,有没有人来找你治过伤?”
老康婆子听到小抗匪时心里咯噔一下,脸色一变又瞬间平复。 笑着说:“这几天都挺冷的,我也没敢出门还没听说有人受伤的事。你这是给日本人干活了?”
金豆子笑容不变,可是老康婆子的脸色的每一丝变化他都尽收眼底。 说道:“康大娘,您这么大岁数了可别犯糊涂啊。知情不报,后果您可担待不起。”老康婆子皮笑肉不笑地说: “那不能,那不能。”
那几个日本人有些不耐烦了,对金豆子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话,金豆子也回了两句日本话,那个又矮又壮的日本兵突然凶相毕露,上前一脚踹在老婆子肚子上,把老婆子踹了个腚蹲儿。老康婆子“哎哟”一声又疼又害怕直嚷嚷:“干啥呀你们?连老太太都打,还是人揍的吗?”
金豆子从柴禾垛下面拿了一把小斧子过来,一脚踩在老康婆子的手背上。还笑嘻嘻地说:“您老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呀!”抡起斧子狠狠一剁,咔嚓一声,血花四溅,两根手指被并不锋利的斧子剁了下来。
老康婆子‘嗷’的一声疼得像杀猪一样嚎叫,满地打滚。金豆子并没有把脚放开,还踩在老婆子手上,笑容里满是狰狞,恶狠狠地问道:“说,那小崽子在哪儿?要不然下一斧子就不一定砍哪儿了!”
老康婆鼻涕眼泪糊得满脸都是,求饶道:“我说,我说,在屯东头马二家,昨晚还在。”金豆子又问: “赶大车的马二,马长林? 他也在这个屯住吗?”
不等老康婆子回答就站起身来扔掉斧子,仿佛悟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
回头对那个日本军曹说了几句日本话。从后腰抽出一把盒子炮,对老康婆子说: “你早说出来至于这样吗?把手包一下,领我们去认一下门就没你事了。”老康婆子看他拿出枪来都不敢大声哭了,哼哼唧唧地说: “就在紧东头道南第二家,有牲口棚子的就是。”金豆子不再理她,任由她进屋去包扎。领着几个日本兵,端着枪出院向东走去,
这屯子叫四道沟,这名字在东北比比皆是。 东西走向,大概三四十户,再往东就是大山,只有一条主道。几个日本兵也不背着枪了,都平端着向前走。天冷,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几个人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
马二家院门很大,因为要来回走马车。院门敞开着,一眼就能看清院里情况。
马二在房子左侧的牲口棚子前面铡草呢。用脚一挑扎成捆的干草,左手向下一压铡刀,铡碎的草段就散落在铺在地上的麻袋里。本来这活得俩人干,可他一只手也能干得挺利索。
金豆子进院先往四周扫了一眼,然后用枪指着马二开口说道: “二哥,好久不见了?你啥时候搬到这儿来的?我一年来好几趟竟然不知道你住这儿。”
马二回头一愣,“豆子? 你这是干啥呀? 跟日本人混了? 这咋还跟你二哥动家伙呢?”
五个日本人很默契,两个在金豆子一左一右端着枪指向马二,三个人向屋里走去,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猛然冲了进去。
金豆子问: “二哥,咱明人不说暗话,小五子是不跑你这儿来了? 这小子在濛江杀了日本重要人物,日本人满天下抓他呢,事儿挺大,谁也扛不住,我这也是上级压着没办法。二哥你可别犯傻,把家伙都扔地上我保你没事。”
马二笑笑从绑腿里抽出一把腿叉子扔在金豆子脚下,见金豆子还盯着他没动就说:“你二哥五六年没摸枪了,枪早就换酒喝了,现在就剩一条胳膊了还能干啥?”
金豆子点点头,把枪倒插回后腰,这是胡子的标准插枪方法,因为拔枪会更快。
看那三个日本人从屋里出来,灰头土脸的。显然是一无所获。就对马二说:“小五子跑哪去了?我听说他昨晚还在你家。”马二说:“昨天半夜就走了,肚子中了一枪,得去红石找郎中看,我给了他几块钱,让他骑马他没骑,应该是翻山走的。”
金豆子深深看了马二一眼,说道:“二哥,咱哥俩这些年没红过脸吧? 我知道你这人仗义。兄弟我也跟你说句到家话,司令死了,政委也死了,抗联打散了,已经没人了,跟着他们没有前途的。你的事不大,跟我回去把事说开了,凭我金豆子这张脸能保你一条命。”
马二听他提到政委,欲言又止,然后微微叹了口气。想了想说:“行吧,我归拢一下东西就跟你走。”说罢弯腰去拎装着碎草的麻袋,打算倒进马槽子。金豆子看他一只手不方便,走过去说:“我来吧”接过麻袋走向马棚。
马二回手握住铡刀柄,右脚一踢,把铡刀前面的销子踢掉,拧步旋身,“呜”的一声就把这二三十斤的铡刀抡了起来。金豆子听见声音想回头看,已经来不及了,大铡刀带着风声,带着仇恨,“咔嚓”一声,从金豆子肩颈之间斜斜地劈了进去,一直劈到胸骨。血光迸发,鲜血沿着刀锋龇出一尺多高。
金豆子俯身倒地,尸体一抽一抽的。马二也顺势扑了过去,伸手从金豆子后腰抽出了反插着的盒子炮抬手“砰砰”两枪。
然后就看到鬼子也开枪了,听到了至少三声枪响。身体仿佛被锤子重重地砸了几下,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马二望着蓝天白云,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意识渐渐模糊。
鬼子军曹气急败坏地上前瞄准马二脑袋又“砰砰”补了两枪。马二是胡子出身,枪法极好,这短短的一瞬间竟然一枪一个,那两个日本兵都是头部中枪,眼见的活不了了。
来时六个人,一转眼死了仨。日本军曹很愤怒又很无奈。他指挥仅剩的两个手下把马二的马车套上,把金豆子,马二,和两个日本兵的尸体抬上马车,赶车出院。回头往房子里丢了颗手雷,“轰”的一声房子塌了下去。
鬼子军曹赶车,两个士兵跟车走路。走出屯子时,看见老康婆子的院子也生气。又往屋子里扔了两颗手雷。“轰轰”两声三间房子全塌了。三个日本兵,一挂马车上拉着四具尸体向西而去。
老康婆子根本没在家,她包扎好手指就偷偷溜出来悄悄地跟着去了马二家,在马二家后身的老赵家豆腐坊的墙角偷偷地看。 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直到日本人炸了马二家,然后看见他们又炸了自己家。恨得咬牙切齿,却不敢大声骂出来。以前听说日本鬼子无恶不作还不相信,这回可是亲眼目睹,她要把这事告诉所有人。让人们都能看清楚这一伙可恶畜生的嘴脸。
王喜回来的时候福顺已经把大门关上了,还没做饭呢。王喜叫上他进入后院上房,这时候除了小五子外一个客人也没有。三个人就在小五子屋里做行动准备,王喜眼睛通红却很兴奋,虽然喝的酒都吐出去了,但毕竟没少喝,有点头疼。他在桌子上简单画了个草图,告诉小五子几个人的位置,虽然后院有俩女人但她们没喝酒。一旦叫起来会很麻烦。三人必须同时行动。 今天这顿酒喝得太值了,要不然前院三个人就不好对付,他们都是老炮手,以前不是胡子就是东北军出身,枪法都没得说。趁现在都醉得昏天黑地正好方便解决。
王喜拿出两把驳壳枪说:“尽量别开枪,先用刀。万不得已时再用枪。”又问小五子能行不?小五子点点头一脸坚毅。王喜早就知道小五子,听说这小子胆大心细,身手敏捷,所以很放心。给福顺一把斧子,他不会打枪,只能让他在外面把风。又去厨房拿了一块熟肉,夹了些自制的毒药,这是给狗准备的。
今天不是初八就是初九,有点月亮地儿,三人走到田家大院东墙根停了下来。天气还是很冷,外面没有人行走。王喜往墙边一猫腰,小五子助跑两步一踩王喜肩膀,“嗖”的一声就上了墙头,伏在墙头辨别了一下方向,掏出毒肉向狗窝扔去。然后就都没有动,静静地等着。
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过了很长时间,终于听见看家狗倒地抽搐的声音。小五子翻身跳下去,悄悄去开大门,却发现大门根本没有插上。王喜闪身进院直奔后院,小五子则摸进门房。
门房里面点着灯笼,守夜的人坐在椅子上打着盹。小五子一进屋带进来一股凉气,守夜的王小子一激灵,刚站起身来小五子就已扑到,锋利的匕首从颈上划过,带出一蓬鲜血。腔子里只发出“嗬嗬”的声音。小五子伸手扶住,没让他砸倒在地面上。轻轻放倒,任他在地上抽搐。拿起灯笼开门出去。
厢房里,两人正在蒙头大睡,鼾声如雷。小五子打着灯笼进屋都没醒。上炕掀开被一刀一个,竟出奇的顺利。小五子最恨汉奸,所以出手没有一丝犹豫。然后把被子盖好掩住鲜血。见枕头边有一把驳壳枪,拿起来插在后腰里。
前院和后院间有一道门,到晚上应该是插上的,王喜白天来时看过,已经准备好用刀挑开了。谁知这道门也没插,推门就进去了。
王喜熟门熟路蹑手蹑脚地进了上房,他知道深田在东屋,轻轻拉开门,就听到了深田的鼾声 。屋里漆黑一片,深田老婆醒了,问了一句:“都那塔?”大概是问“是谁”的意思。王喜一个箭步蹿上炕,左手捂嘴,右手的刀子就扎了下去,眨眼间连捅数刀。
深田听到声音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王喜根本不给他反应的时间 用膝盖一下顶在深田胸口,刀子在他脖颈间又是连捅几刀。怕他挣扎,左手死死按住深田头部。过了好一会,发现深田不动了,这才放开手。
浓浓的血腥味直冲鼻子,眼睛这时也适应了黑暗 ,见深田枕边有一支手电筒,拿起来,四下照了照,确定这两个人已死,这才下炕出屋。
王喜到西屋扑了个空,不禁大吃一惊。刚才从东屋拿了深田的手电筒,在西屋照了一圈,竟然没人,这人哪去了?反身出屋,感觉后脊梁骨发凉。
手上的刀满是鲜血,黏腻腻的。在门口的棉门帘上擦了擦手,还刀入鞘,从后腰拔出枪来。听听外面没有声音,小五子也应该得手了,不到万不得已他真不想动枪,那样就会提前暴露。
端枪出门,蹑手蹑脚地走到院子中央,突然左侧厢房有火光一闪,有人点亮了油灯。王喜没有犹豫,轻轻摸了过去。走到门口,听见小五子也轻手轻脚地从前院进来了,心放下了一半。
屋里肯定是李贞,这厢房王喜白天来时瞄了一眼,大概当临时仓库用了,李贞怎么会在这里?
只听屋里李贞清脆的声音问:“外面是王掌柜吧?进来吧,难道还怕我一个娘们儿?”这时小五子也到了门口,两人对视一眼,小五子一点头,也掏出枪来,站住不动,王喜开门进屋。
屋里桌上有一盏油灯,李贞就坐在桌旁,桌上放着一把花口撸子。王喜前脚进屋,李贞就问:“你是谁?”这话问得很奇怪。可王喜回答得也奇怪,“我是我。”
“压着腕。”
“闭着火。”
这是江湖切口,王喜有点发蒙,直愣愣地看着李贞。
李贞说:“把家伙收起来吧!白天你来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你今晚肯定得来。我怕被你宰了,死得冤枉,就猫这屋来了。”
王喜还是没明白,不过枪口却放下了。人家都把枪搁桌子上了,自己再拿枪指着人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贞又说:“我和你的目的一样,都是来杀这个老鬼子的。我是双胜的人,大柜去年折了。我是来报仇的,一直在找机会。这几天你不来我也可能会动手。只不过我一个女流之辈,没太大把握。”王喜说:“原来是里码人,我说这门怎么没有一个是插着的。”李贞又说:“你们是抗联吧?绺子里的人跟你不一样。”
王喜说:“双胜也归了抗联了,咱们是一伙的。”叹了口气又问:“事办完了,你怎么打算的?”李贞说:“我知道老鬼子钱藏在哪里,咱们去起出来,我跟你一块去找队伍。”
王喜相信她说的话,今晚行动太顺了,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仔细想想,只可能是有人暗中帮忙。不过这小娘儿们长得清清秀秀的却是个狠人儿,为了报仇居然能不惜牺牲一切,王喜打心底对她有些敬佩。
王喜领李贞出门,小五子也一愣。心说这怎么还留了个娘儿们?是王喜看上了?舍不得下手?王喜没解释,跟李贞又去了东厢房,小五子也跟了上去。
屋地上有个石磨盘,李贞让王喜和小五子抬到一边,拿了把锹挖了几下,挖出个铁箱。三人抬出来打开,见里面全是钱,上面有几沓绵羊票子,下面全是银圆。翻了翻下面有一包金条,有二十多根,还有个油布包,打开看是两把撸子。几匣子弹。小五子从小就当土匪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把东西打包后,王喜说最好把尸体藏起来,李贞说前院有菜窖,三个人一起动手,用棉被包裹着五具尸体塞进菜窖。又把一缸水倒了进去。天气很冷,估计明天就能冻上。小五子见李贞面色如常,也是暗暗称奇。
深田家有马有车,李贞回屋拿了个衣服包裹出来,王喜出门把福顺叫进来,四个人套车装东西,把车悄悄赶出来。王喜说把门锁上吧。能多拖几天。李贞点头,又回去找了把大锁头出来,锁上门赶上车返回大车店。
大家折腾半宿也都饿了。王喜和李贞一起做饭,下了一锅荞麦面条。又炒了俩菜。四个人上桌吃饭。王喜问小五子下一步怎么打算?小五子说:“咱们队伍可能是过铁路往北去了。王大哥你们去找队伍吧,我另外还有任务得去新京。”王喜一看他没细说就知道是不该问的。就说:“咱们还能睡半宿觉,明天起早走,向东进山去敦化境内。我还知道几个密营。如果找不到就向北去额穆一带进张广才岭。”说完看了看李贞,李贞说:“我没意见,跟你走。”福顺没说话,他一直都听表哥的。
早晨天没亮小五子就醒了,伤口没啥大问题,他又找了条布,仔细缠了缠。王喜知道他有伤,就对他说:“任务要不紧急就找个地方把伤养好,你去新京得换身打扮,那地方是鬼子老窝,穿这身会被一眼认出来。把那几捆绵羊票子带上,到外面到处都得花钱,万事小心。”说完把钱包了个布包,大概有七八百块。又给了小五子一把马牌撸子。小五子点头答应,把钱揣怀里,枪却揣进皮袄兜里。
不一会李贞也收拾利索了,天刚蒙蒙亮,王喜,李贞,和福顺,都骑着马出门。小五子没骑马,他得往北去,到蛟河才能找到铁路。几人互道珍重,分头离开。
这时,从侧面传来了一阵枪声,枪声很密,并伴随着中枪的惨呼声。
原来有五六个鬼子,从山侧面摸了上来,正好与后面的没有武器的大部队遇上了。
鬼子第一时间开枪,来不及躲避的队伍遭受了惨烈的伤亡,
大龙二龙哥俩听到枪声后,马上开枪阻止了鬼子,并一边开枪一边往两侧游移,以寻找更理想的角度。
小五子却没动,因为他的地势最好,基本上能确定正面剩下鬼子的大概位置。
尽管身边的石头被打得碎石横飞,发出“啾啾”的声响,小五子只是伏下去,用胳膊护住了头面。
然后就是小五子大显神威的时间。一个鬼子兵掏出了手雷正准备掷过来,被小五子提前发现,抬手一枪打在胸口上,倒了下去。手里的手雷却轱辘到身边的土坑里,而那个土坑里正伏着两个鬼子。
“轰”的一声,两个伏在地上开枪的鬼子被爆炸的气浪掀得飞了起来。
而小五子迅速拉动枪栓,瞄向最后剩下那个鬼子,鬼子在一棵大树后,只露出半边身子,还在开枪向小五子方向射击。
小五子屏住呼吸,瞄准了鬼子露出的半边脸,扣下扳机,子弹飞过雨幕,飞过重重树叶,准确地从鬼子眼睛钻了进去,从后脑钻了出来,带出一篷血雾。
大龙二龙从侧面迂回过来,而老尹和草上飞也从后面赶来,形成了半个包围圈,围住了侧面过来的鬼子,在一阵激烈的互射后,枪声停了下来,队员们因有利地形,无一伤亡,而鬼子至少倒下三个。
三个鬼子慌了,向外面扔了几个手雷,阻止了大龙他们进攻,然后向山下跑去。
小五子在大石头上,正好能看见他们,只是距离有些远,小五子迅速开枪,在距离还能够到的范围里,一枪打掉了跑得最远的,而另两个也被草上飞和老尹从后面赶上开枪射杀。
一场战斗打下来,鬼子一个步兵分队被全歼,没跑出去一个。而这边也有些伤亡,离鬼子最近的,和鬼子最先遭遇的几个人都中了枪,死了三个,两个重伤。
老尹下令全体,快速打扫战场,用最短时间把鬼子的武器装备全部收集起来,分发下去,没有武器的人也分到一颗手雷。
由于战斗突然,鬼子都没空出时间投掷手雷,这可便宜了他们这些人,连鬼子的军装和鞋子也没放过,把他们扒了个溜光,然后赤条条地扔下山崖去。
这次战斗虽然损失了五六个人,但这些人的战斗力却提了上来,如果再遇到鬼子巡逻队,已经可以勉强一战了。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小五子在岗梁上又等了一会,确定后面再没人跟上来,才把枪背上肩往回走,走几步回头看一看。
没走多远就看见了二椅子抱着丫蛋坐在路边的倒木上。
丫蛋看见小五子叫了一声“哥”就扑了过来,小五子蹲下抱起了她。却面向二椅子皱着眉问他:“怎么还不走,敌人追上来怎么办?”
二椅子向他笑了笑,笑容里满是苦涩。柔声说:“五子兄弟,把孩子养大,别把她送人。等她长大了告诉她想着给她二叔上坟,跟她说她二叔是个抗日的纯爷们儿。”
小五子大吃一惊,这才看见二椅子腹部全是血,鲜血顺着倒木淌下去在地上形成了一个水洼。
最新评论